姜向春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69章 阳谷县,水浒:水泊梁山今天反了,姜向春,海棠小说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武松带领阳谷县乡勇,五百人全部到齐,比梁山泊队伍提前一步返回阳谷县,还需两日才能抵达。

阳谷县内——

自从嫁与武松以来,大半年过去,夫妻二人感情深厚,生活和睦。

武松因郓州准备围剿梁山泊而带兵离去后,武松的妻子忽然身体不适,请医诊断,竟发现自己已怀有身孕。

这消息令她欢喜不已,只等武松归来,再将喜讯告知。

武松离开两天后,邻居王婆前来拜访,称有一位大官人赠她一套高档布料,但她身体欠佳,希望这位妻子帮忙制作寿衣。

碍于邻里关系,她答应了王婆的要求,在量好尺寸后,带着布料回家缝制。

自从那天起,王婆时常邀请**到她家坐坐,看看活儿进展如何,还准备茶水点心款待。

**起初也没多想,每次在王婆家稍作停留便回家,绝不耽搁太久。

这一天,王婆再次邀约**,请她上楼坐下后,看了看缝制好的衣物,连连称赞,又说:“娘子的手艺实在令人钦佩,武都头真是有福气啊!”**笑着回应:“王妈妈说笑了,能嫁给二郎是奴家前世修来的福分。”

王婆听后,心中暗自琢磨,随即笑着说:“娘子辛苦这些天了,先坐着歇会儿,我去准备茶水点心。”**急忙站起身,“王妈妈,不用麻烦了,若无要事,我就先告辞了。”

王婆连忙拦住:“娘子何必急着走?帮了这么大的忙,喝杯茶又何妨?前几天有人来都没喝上一口,传出去,我这张老脸往哪儿搁?”**犹豫地说:“可是……”

王婆立刻打断:“娘子是不是瞧不起我?你是武都头的妻子,看不起我这老太婆,也正常不过!”

**慌忙解释:“王妈妈说什么呢!”

“既然如此,不如坐下喝杯茶,尝些点心,左右都是邻居,还能怕人闲话不成?”

王婆笑了笑,让**坐下,自己则出去准备。

**坐在屋内,心想自己和王婆同为女子,这次又帮她做了衣服,她这般热情相邀喝茶,也属情理之中。

若是一味拒绝,反倒显得生分,容易引发邻里间的不悦。

这般想着,**决定安心饮一杯茶便离开,不会耽误什么。

片刻后,**忽然听见门外传来男子声音:“王妈妈,几日未见了?”然而,迟迟不见王婆现身应答。

正疑惑间,只见一位锦衣男子推开房门,问道:“王妈妈不在吗?”

匆匆起身,说道:“王干娘已去准备东西,不在这里,你还是下楼去找找吧。”

那人微微一笑,拱手行礼道:“我还以为是谁,原来是娘子在此,难道忘了我吗?”

** 警惕地看着他,说道:“这位官人怕是认错人了,我与你素不相识。”

那人叹了口气,说道:“数日前,娘子那一叉竿,打得我记忆犹新。

今日重逢,娘子怎会不记得?”

** 想起那日,确实曾因叉竿失手误伤过路人,当时虽已道歉,却没想到竟遇到了对方。

此人正是阳谷县的西门庆。

那天被叉竿打中后,本想发怒,但见**容貌秀丽,心中便生了觊觎之心。

无奈她为人谨慎,丈夫又是县里的都头,令他一时无从下手。

但西门庆一旦起了色心,便无所顾忌。

得知郓州即将征讨梁山,武松将率乡勇前往参战,他便想出了计策。

他花费重金收买了卖茶的王婆,谎称做衣裳为由,将**骗至其家中,准备伺机行动。

西门庆起初并不想用强,但见到**后,已被深深吸引,决定趁此机会强行占有。

他认为,像**这样的妇道人家,遭遇此事定不敢声张,日后只会乖乖顺从。

见**沉默不语,西门庆笑着关上门,走近说道:“自上次分别后,日夜思念,今日重逢,不如饮几杯酒,叙叙旧情。”

** 脸色阴沉,她曾在张家做过丫鬟,深知这类人的意图。

武大郎的妻子 ** 面对西门庆的纠缠,心中愤恨不已。

西门庆走近时,她厉声说道:“我丈夫武松是打虎英雄,你若胆敢对我无礼,他定不会饶恕你。”

“娘子何必如此说笑?不过是一场小聚,武二郎想必不会在意的。

再说,你真会告诉他吗?”西门庆嬉笑着靠近,心中已下定决心,今日非得达成心愿不可。

** 见状迅速躲避到桌后,西门庆紧随其后,两人在屋内追逐起来。

无奈之下,西门庆将桌子掀翻,成功抓住了 ** 的衣袖。

** 拼命挣扎,趁机狠狠踩向他的脚。

“啊!”西门庆痛得大叫一声,松开了手。

门外的王婆闻声赶来,问道:“西门大官人,发生了何事?”

西门庆捂着受伤的脚抱怨道:“这女子实在倔强,不过我喜欢这样的性格。

王婆,帮我制住她,事后必有厚报。”

急促呼唤道:“王干娘,切勿助纣为虐,否则我夫归来,后果恐不堪设想。”

王婆犹豫道:“西门大官人,既然小娘子不愿,何苦强求?”

西门庆冷笑一声:“王干娘,莫非你想反悔?即便今日放过此女,她回去告知武松,我自有应对之法,但你定会陷入困境!”

王婆闻言惊惧,提起武松威名,她心生畏惧,若非西门庆重金相诱,断不会招惹此人。

西门庆继续说道:“王干娘,今日事成后,她便再无能力对外张扬,届时你我皆能安枕无忧。”

想起武松的威猛,连猛虎都能降伏,王婆虽不甘心,仍咬牙劝道:“潘家娘子,还请莫怪老身多嘴,大官人家财万贯,跟随于他胜过武松百倍!”

** 听闻此言,心中绝望顿起。

“王干娘,你在此拦截,我去那边擒拿,谅她难逃!”西门庆奸笑,步步逼近。

“宁死也不愿在此屈辱!” ** 退至窗边,见西门庆逼近,毅然跃窗而出!

独龙冈,祝家庄。

徐悟锋率军三千,穿越盘陀路,至祝家大堂时,发现祝朝奉已悬梁自尽。

见此情景,徐悟锋颇为敬佩,祝老先生愿赌服输,得知郓州兵败及梁山来袭后,从容赴死,未留遗言。

徐悟锋转头吩咐鲁智深等人:“仔细搜查祝家内外,确认是否还有其他家人,再核查庄内钱粮。”

鲁智深领命后立即行动。

片刻后,薛永返回,呈上几本账册,说道:“兄长,据庄中佃户透露,祝老早将儿媳与孙辈送往娘家。”

祝家庄园如今只剩几名老仆,主人祝朝奉悬梁自尽,家中的账册被悉数收走。

徐悟锋接过账册查看,发现祝家藏有三十七万石粮食及十五万贯铜钱银两,与官府仓库的虚报截然不同。

梁山目前人口近一万五千,若算上新俘虏,总人数已逼近两万。

祝家庄的粮草足以让梁山众人饱食无忧。

虽比书上记载的五十万石少了十三万石,但加上其他来源,差距已然缩小。

徐悟锋嘱咐众人搜集车辆清点粮食,同时请扈家和李家支援人力协助搬运,山上的兄弟只需看守即可。

薛永询问是否追捕祝家的遗孤,徐悟锋表示无需如此,因他曾承诺栾廷玉饶恕祝家妇孺。

更何况,祝朝奉的三个儿子皆死于梁山之手,他怎能不怨恨?而祝朝奉留下粮草自缢,显然期待梁山网开一面。

薛永思虑片刻后明白,祝朝奉或许认为梁山不会为难妇孺。

徐悟锋点头微笑,称祝朝奉确实洞察世事,明白梁山以仁义为先,绝不会伤害无辜孩童与女子。

祝朝奉为了确保安全,将自家的钱粮全部献出,作为交换条件。

即便徐悟锋并未应允栾廷玉的要求,他也不会对几个妇孺下手,区区几个人能掀起什么波澜?

自加入梁山以来,与徐悟锋结怨的人不在少数,例如陈应龙、黄安、何涛的子女,还有那些死于梁山之手者的亲属。

若一一清算,徐悟锋岂能尽数杀害?再说,他也并非冷血至此,或许将来会有转变,但绝非此时。

毕竟,几个年幼的孩子,实在让他难以下手。

祝朝奉与其三位成年儿子不同,后者行事毫无顾忌。

薛永听闻徐悟锋所言,不禁感叹:“这老人命不久矣,心思却如此缜密。”

徐悟锋回应道:“既然祝朝奉如此通情达理,其他妇孺便不必追究。

凡事留有余地为好。”薛永点头附和,对妇孺之事同样不忍下手。

随后任务变得简单,只需调配人力运送钱粮。

三十七万石粮食数量庞大,从阳谷至梁山水泊无水路可循,需大量牲畜车辆才能完成运输。

徐悟锋命人搜刮独龙冈三庄,共找到八百余辆板车,大小载量有限。

虽看似众多,实际每趟运输量甚微,假设每车载十石,则一次仅能运八千余石,实际更少。

三十七万石粮食,竟需近两月方能运完,徐悟锋顿感压力巨大,刚得来的丰收喜悦迅速减退,徒增苦乐交织之感。

无奈之下,徐悟锋向扈家庄与李家庄求援,承诺往返皆可获五斗粮食报酬,请求庄客协助运输。

两庄百姓闻讯踊跃报名,徐悟锋这才意识到,在外人眼中梁山虽为匪寇,但其信用始终可靠。

自徐悟锋上山后,树起“替天行道,除暴安良”的旗号,接连两次击败官军,名声逐渐传开。

阳谷距梁山泊西北约八十里,独龙冈更近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天命所归:观主在上

小小明秋

大宋:开局金军围城,宰相辞职

猪皮骑士

三姝破局:幽冥玉佩之谜

文苓笔墨

废土之王

笑死鸟

恶雌肥丑胖,开局五个兽夫修罗场

言尽书

四合院:我贾东旭!坐拥娇妻红颜

迷蝶龙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