姜向春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25章 变故,水浒:水泊梁山今天反了,姜向春,海棠小说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“感谢时知县馈赠的钱粮!”

城墙上,宋江、朱仝、雷横听得面面相觑,不知如何反应,梁山这番举动,恐怕全城人都听到了。

县衙大堂里,时文彬刚松了口气,突然听到外面传来喧哗声,担心又有变故,快步来到门外。

待他听清喊声后,脸色骤变,极为难堪,那神情好似吞了只苍蝇般不悦。

“草寇猖狂,暂且由他们嚣张片刻!”时文彬撂下一句轻描淡写的话,转身返回大堂。

片刻之后,宋江前来禀报,说梁山人马已离开城外。

这时,时文彬才完全放下心来,随后着手处理后续事宜。

多年官场历练让他明白其中奥妙,时文彬提笔疾书,一纸公文迅速完成。

城破之时,时文彬详述自己如何英勇无畏,率全城军民苦战两日,屡次击退梁山匪徒的猛烈进攻,最终逼迫敌寇全面撤退。

郓城县内大小官员如刘县尉等人,在此期间成为时知县的重要帮手,为自己的履历增添光彩。

整个过程中,宋江在一旁观摩,深感开阔了视野。

他心中不断感叹:又学到新招数!及时雨宋江就是这样勤勉好学。

至于何涛的失踪,时文彬直接指责其临阵脱逃。

虽朱仝曾暗示若形势不利可突围,但时文彬并未理会,更对何涛迟迟未归深感不满。

北面的郓州、东边的兖州、西边的濮州、南边的单州及徐州,乃至更远的兴仁府、应天府、大名府等地,都迅速得知陈应龙统领的三千官兵围剿梁山失败的消息。

消息传来,有人震惊,有人冷笑,更多的人抱着看戏的心态。

然而,梁山“替天行道”的口号愈发响亮。

作为事件核心的济州,官方层面却异常沉默。

上次黄安惨败时,知州任清荣震怒,这次陈应龙兵败,他只剩恐惧。

三千装备精良的州府军队竟全军覆没,这简直难以置信。

据传,任清荣收到时文彬的公文后,当场震惊失态,甚至跌倒在地,神情比时文彬更为狼狈。

任清荣的慌乱不仅源于梁山泊,更因为他头顶上的 ** 。

梁山泊就在济州境内,身为知州的他治下竟出了如此大患,这是他无法推脱的责任。

若他的政敌或别有用心之人趁机参奏一本,他这官职恐怕难保。

因此,在官军惨败之后,任清荣考虑的不是如何补救,而是如何暂时掩盖此事,随后在朝中活动,用钱疏通关系,将这次失败隐瞒过去,尽快离开这个是非之地。

任清荣心中清楚,济州府民力已经耗尽,再组织第三次征剿几乎是不可能的。

梁山泊威名远扬,百姓都明白,再去攻打无异于送死。

以梁山泊目前的实力,少于五千兵马都不愿轻举妄动。

济州府根本凑不出这么多兵力,只能上报朝廷请求增援,但这无疑会让事情败露。

任清荣不愿看到这一幕,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他的仕途。

他只能尽力拖延时间,希望能在朝中找到助力。

至于梁山泊,只要他们不继续扩张,他便愿意放任不管。

然而,任清荣也知道,数千官军的损失绝非小事,迟早会被揭露。

但他仍希望能争取时间,筹措资金,通过朝中人脉为自己的处境争取转机。

任知州内心忐忑,一面命令各县镇加强防御,一面秘密派人将银两送往东京。

这只是第一笔款项,后续还会有更多。

另一边,梁山泊一片欢腾。

战后正值中秋佳节,山寨上下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,准备大肆庆祝一番。

山寨之上,杀猪宰羊,连续三日设宴狂欢。

不论原属喽啰还是新归降的官兵,皆欢天喜地。

徐悟锋更是慷慨解囊,广散银两。

山寨旧部自不必说,每人均分得赏金。

而新归降的官军,首批投降者每人获赐五贯安家费,后续者亦可得一贯。

恰逢中秋佳节,每位将士又收到一个红包,虽仅一百文,却也令人倍感温暖。

起初通过诉苦会凝聚人心,随后辅以金钱激励,两万余众官军中,除极少数顽固分子外,大多选择归顺。

银钱的力量远胜任何说辞。

与此同时,跟随官军投诚的民夫约八百人,其归顺之意亦无需多言。

至此,梁山泊总兵力突破六千大关,实力显着增强。

面对此形势,徐悟锋再次启动大规模练兵计划。

其中擅长操舟与水性的官军及民夫被纳入水军序列,水军人数扩充至六百余。

徐悟锋将这支水军分成两营,与陆地部队的训练方式类似,强调个人技能如刀枪棍棒以及射箭等基础训练。

其余六千余人剔除老弱病残后,编成十二个满员营,每营五百人,在宛子城展开严格训练。

除按营编制外,各营内部也细致划分队伍:五人为一伍,设伍长;十人为一什,设什长;五十人为一队,设队长;百人为一都,设都头;五百人为一营,设营正。

这一套晋升机制下,表现优异者可升任伍长,待遇随之提高;若能力突出,什长、队长亦非遥不可及。

此制度极大激发士气,促使训练更加积极投入。

若效仿大宋官军般频繁克扣军饷,既要战士冲锋陷阵,又不愿提供必要保障,怎能指望他们奋不顾身?

除队伍编制外,徐悟锋着手分配职务。

此前虽有大致框架,但梁山职务仍显杂乱,于是他再次调整。

鲁智深、卞祥、山士奇、刘唐、杨林、云宗武、元仲良七人分别任营正,并在聚义厅占据席位。

剩余五营中,徐悟锋与史文恭各领两营,余下一营为辎重营,具体安排待新一轮练兵后敲定。

杜迁辞去第二营营正之职,转任辎重营营正;宋万也辞去营正,专司仓库管理和水泊过路费征收。

由于宋万对算数不擅长,本想与杜迁共掌辎重营,但因人手不足,只能暂时代理。

新设军器司,由汤隆主管,专为山寨制造兵器铠甲。

成立训作堂,史文恭任总教头,以徐家庄客为骨干协助训练新军。

头领只需关注作战,练兵事务交由训作堂处理。

设立讲武堂,鲁智深任总都监。

看似粗犷,实则细致,且有丰富的战场经验。

徐悟锋深知战阵重要性,但自身不懂古阵法,故让鲁智深掌管讲武堂。

行军并非简单命令冲锋,需讲究战阵、谋略及战术。

徐悟锋计划梁山军队不仅能埋伏偷袭,还能正面迎敌制胜。

聚义厅内,徐悟锋已妥善安排职务,众人各自落座。

接下来便是确定座位顺序。

徐悟锋自然占据首位,史文恭紧随其后。

轮到杜迁时,他站起身道:“兄长,我杜迁能位列前排,全因早入山寨。

如今鲁大师与卞祥等人,皆是本领高强、义薄云天之人,不如让他们靠近兄长落座。”

宋万亦附和道:“鲁提辖豪情满怀,乃西军骁将;卞祥、山士奇等人,个个武艺超群,小弟愿居其后。”

杜迁、宋万虽非顶尖高手,却明白自身局限,见山寨新添诸多杰出人才,遂主动谦让。

卞祥忙道:“两位首领此言不当,我等初登山寨,仅有微末之功,怎敢超越诸位元老?”

卞祥并非鲁莽之辈,他能官至田虎右丞相太师,岂是无脑之徒?他不愿因座位之争影响兄弟间的感情。

鲁智深也道:“卞祥所言甚是,依我看来,谁先上山谁先坐,谁后上山谁后坐,这般推让又有何意义?”

山士奇点头附和:“如此反复推诿,既伤兄弟情谊,也让兄长为难!”

厅中众人闻言大笑,杜迁、宋万心中的些许不悦也随之消散。

徐悟锋笑道:“既然如此,智深大师既有真才实学,又精通战阵,此番更是屡建奇功,坐第三把交椅实至名归。”

“卞祥兄弟武艺出众,不仅攻破官军大营,更独斗朱仝、雷横获胜,当坐第四把交椅。”

卞祥欲言又止,被徐悟锋制止:“卞祥兄弟莫再推辞。”

杜迁、宋万亦劝:“大师与卞祥兄弟无需推让!”

最终,卞祥、鲁智深谦让不过,向杜迁、宋万拱手致谢后,在交椅上落座。

刚一落座,杜迁便道:“山士奇兄武艺超群,远胜众人,不妨就坐第五席吧!”

徐悟锋略感意外,原以为仅需让出三、四席便已足够,不想二人还要推至第五。

这情景,仿若《水浒传》中的桥段。

徐悟锋轻叹一声,自然明白其中缘由。

山士奇急忙起身说道:“二位兄长莫要取笑,小弟实不敢居此位置。”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天命所归:观主在上

小小明秋

大宋:开局金军围城,宰相辞职

猪皮骑士

三姝破局:幽冥玉佩之谜

文苓笔墨

废土之王

笑死鸟

恶雌肥丑胖,开局五个兽夫修罗场

言尽书

四合院:我贾东旭!坐拥娇妻红颜

迷蝶龙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