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6章 陕西博之行
事已至此来瓶可乐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156章 陕西博之行,直播现代:生活被祖宗们围观了,事已至此来瓶可乐,海棠小说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此言一出,天幕下的人们顿时倒吸一口凉气,他们当然猜的出来那块白石头就是皇后之玺了!听到这小朋友竟然这么霍霍这皇后之玺,心都提到了嗓子眼!
[我的老天爷!要把皇后之玺给磨平了刻自己的名字?!]
[这孩子!这孩子胆子也太大了!亏得他没磨动啊!]
[这要是真给磨了,那得是多大的损失啊!]
“不过好在,这位小朋友的父亲还是比较有见识的。他拿起石头一瞧,就感觉这东西不简单,于是就问儿子是在哪儿捡的。”
“小朋友就如实告诉父亲,自己是在狼家沟捡到的。而这个狼家沟,距离长陵,只有一公里左右。小朋友的父亲一听,心里就更有数了,觉得这东西肯定是个了不得的古物,于是便将这枚‘石头’送到了当时的西安博物馆,也就是咱们之前去过的碑林博物院的前身,请专家鉴定。”
“结果,专家一看到这枚玉印,当场就认出了‘皇后之玺’这四个篆字,激动得手都抖了!”
听完这个故事,天幕下的人们才终于松了一口气。
[真是好险!这当真是国宝命不该绝啊!]
[堂堂大汉皇后的印玺,竟被一个后世的小娃娃当成顽石捡走,还要刻上自己的名字……这事儿还真是离谱啊。]
[谁说不是呢!这经历,当真是闻所未闻!]
听到这里,嬴政也不知道该说这皇后之玺是幸运还是不幸。
堂堂大汉皇后之印,竟沦落到被一个后世小童当作顽石,险些磨平了刻上后世小童自己的名字。
可它又是何等的幸运,能被这孩子捡到,最终安然回归,在如今这个时代发挥它自己的价值,被后世之人喜爱,保护,观望。
否则,若是落入之前在碑林时所听闻的那些文物贩子之手,流落海外,那必将是华夏的一大损失。
如此想来,这皇后之玺终究是幸运的,亦是这片土地的幸运。
三人走出了第二展厅,李今越抬手看了眼手机上的时间,发现已不早了,便提议道:“咱们直接去看今天最重头的一件国宝吧,不然时间该来不及了。”
林幼微和小嬴政自然没有异议,于是三人便径直朝着的国宝厅走去。
刚一踏入国宝厅,一件流光溢彩、精美绝伦的陶俑便瞬间攫住了所有人的目光。
那是一尊立于展柜中央的陶俑,骆驼,昂首引颈,仿佛正踏着无形的韵律,一步步从盛世大唐的画卷中走来。
刚一踏入厅内,一件立于展厅中央的陶俑便瞬间攫住了所有人的目光。
那是一尊骆驼俑,通体高大,昂首嘶鸣,姿态雄健。而最令人惊叹的,是那驼背之上,竟驮着一个微型舞台,舞台上是八名神态各异的乐俑。
其釉色流光溢彩,黄、绿、褐、白等色彩交融浸润,在柔和的灯光下流淌着温润的光泽,华丽而不俗艳。
只此一眼,天幕之下,无论是哪个朝代的百姓,都齐齐倒吸了一口凉气。
[天!这是何物?竟如此……如此华美!]
[这……这是陶器?]
[快看那骆驼之上,竟还载着一整个乐班!这匠人的心思,当真是巧夺天工!]
三人走到展柜前,李今越看着那件文物,眼中也是同样的惊艳,她轻声介绍道:“这个陶俑,就是大名鼎鼎的‘唐三彩载乐骆驼俑’,同样是国家首批禁止出境展览的顶级国宝。”
“我之前也只看过图片,没想到实物竟然比图片上还要漂亮。”
“小政,你看,”她指着那小小的舞台,“骆驼背上这个方形的台板上,一共有八个人。中间那个是正在舞蹈的舞者,周围是七个正在伴奏的乐师。”
“他们手中的乐器,有咱们华夏的,也有来自外国的,这就是‘胡汉共乐’。它所展现的,正是大唐那种海纳百川、开放包容的盛世气象。”
“而且,你看这八个人,虽然都在这小木板上,但布局却错落有致。大唐的工匠将他们巧妙地安置在驼背上,每个人的神态、动作都栩栩如生,彼此间还有呼应。这不仅体现了大唐工匠高超的写实功力,更展现了大唐高超的陶瓷制作技艺。可以说,这件唐三彩,哪怕是放在国家一级文物里,也是罕见的精品。”
小嬴政静静地听着,目光在那一件件小巧的乐器、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上流转,最终落在那昂首嘶鸣的骆驼上。
这件器物所展现的精湛工艺与恢弘气度,确实是他前所未见的。
良久,他的眼眸中流露出一丝赞许,难得地开口道:“不错。”
天幕之下,无数人深以为然。
哪怕是那些对大唐历史不甚了了的朝代,此刻也能透过这尊小小的陶俑,窥见那盛世的一角风华。
[原来,这便是大唐……]
[那样的盛世……当真是令人神往!]
[是啊,有此等气魄,难怪后世之人念念不忘!]
而此刻,天幕下的大唐子民们,在看到光幕上那一行行对大唐的赞美时,无不骄傲地挺起了胸膛,与有荣焉!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