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6章 陕西博之行
事已至此来瓶可乐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156章 陕西博之行,直播现代:生活被祖宗们围观了,事已至此来瓶可乐,海棠小说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当小嬴政的目光落在展柜中的那件器物上时,眼神瞬间一凝。
虎符。
“错金杜虎符。”
李今越的声音将小嬴政的思绪拉了回来:“这件文物可以说是陕西博最有名的文物之一了,之前也登上过咱们看过的《国家宝藏》,是战国晚期,大秦的兵符。”
她指着虎符上那些用金丝镶嵌的篆字,继续介绍道:“小政,你看,这虎符身上一共有四十个错金铭文,都是小篆。大概意思是,兵符的右半边在君王手里,左半边在杜县的军事长官手里,凡是要调动五十人以上的军队,必须要两个兵符核验后才能行动,这也是‘符合’一词的由来。”
“但是,如果有突发紧急军情,其实点燃烽火,也是可以不用合符就行动的。”
听到这里,小嬴政的嘴角不易察觉地勾起一抹弧度。
他心中暗道:这个事情朕还需要被介绍?
这般虎符,他的府库里便放着几十枚。不过,李今越讲得倒也通俗易懂,当个故事听听,倒也有趣。只是面前这枚虎符,看其形制与铭文风格,显然不是他执政时所用,倒有几分像是他高祖父那时的器物。
思绪间,三人已经来到了下一个展柜前。
柜内森然陈列着一排排泛着寒光的兵器,秦弩、长剑、箭镞,无声地诉说着那个铁与血的时代。
李今越介绍道:“这些就是大秦横扫六合的利器了。说起来,大秦除了天下无双的铁骑,弓弩部队也是闻名天下。据说,当时大秦的弩兵能占到全军总数的近三成,单兵的弩装备率更是达到了百分之八十,可以说是相当夸张了。”
“还有,小政你看,这大秦的青铜长剑,也是铸造得非常长,所以当年荆轲刺……”
话音未落,小嬴政的脸“唰”地一下就黑了,显然是听到了李今越的话想起了什么让他十分不爽的记忆。
“够了,”
李今越和林幼微不由得都愣了一下,看向了小嬴政,只见小嬴政此刻脸都黑了,一副十分生气的样子,随即又深呼吸了几口气,缓缓说道:“好了,这里我看够了,走吧。”
说罢,他便径直转身,朝着展厅出口走去。
李今越和林幼微顿时愣在原地,面面相觑。
“诶,诶?!”李今越满脸错愕,完全没反应过来。
天幕之下,各个朝代的百姓们也是心中一紧,不由得抿了抿嘴。
[我的天,今越姑娘拿什么做比喻不好,非要提这一茬!]
[完了完了,始皇帝的脸都快黑成锅底了!]
[隔着光幕都感觉到杀气了……]
唯有汉武帝刘彻,看着光幕里小嬴政那副吃瘪又发作不得的模样,乐得直拍大腿,幸灾乐祸的笑声简直恨不得透过光幕传到小嬴政的耳朵里。
……
现代,小嬴政出了第一展厅,便站在门口的廊道下,双手负后,面无表情地等着二人。
李今越和林幼微快步跟了出来,脸上还带着几分茫然,实在是想不明白,到底是哪句话惹得这位小祖宗不高兴了。
倒是小嬴政见两人出来,也未多言,只是淡淡地瞥了她们一眼:“走吧,去下一个地方。”
两人无奈地相视笑了笑,虽然还是不清楚这位小大人一样懂事的小朋友怎么会突然生气,但也没有过多的纠结,毕竟小朋友偶尔闹点脾气也属正常,更何况这位小朋友的反应其实也算不上闹脾气,于是三人又上楼前往了第二展厅——大汉雄风。
进入第二展厅后,三人又恢复了之前和谐的氛围,先是随意逛了一圈,最后才来到了一件镇馆之宝的面前。
那是一方小巧的玉印,通体洁白,温润如脂。
小嬴政看着面前这方玉玺,不由得将它与自己的玉玺比对起来。嗯,比自己的玉玺小了些,形制也不同。
随即,他又听到了李今越的介绍声。
“小政你看,咱们面前这件文物,可以说是汉朝时期女性权力的顶峰象征了——皇后之玺。”
“它是由新疆和田羊脂白玉雕刻而成,质地纯净无瑕,上面雕刻的是一只螭虎,玺面阴刻篆书‘皇后之玺’四个字,反映了汉代礼仪制度的最高等级,文化价值难以估量,也是咱们国家首批禁止出境展览的顶级国宝。”
天幕之下,无数百姓看着光幕上那方精美绝伦的玉玺,无不发出阵阵惊叹。
[乖乖,这可真是漂亮!通体雪白,没有一丝杂色!]
[我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好的玉!]
[废话,这可是皇后的印玺啊!咱们这些平头百姓,这辈子哪有机会见到这等宝物!]
[真是开眼了,开眼了!]
“说起来,这件国宝的发现,还有个特别有意思的故事。”
“1968年的时候,陕西咸阳有位小学生,在放学回家的路上,无意间在一条水沟边上发现了一块白色的石头。当时他也不知道这是什么,就觉得这石头怪好看的,上面还刻着字,便捡回了家。”
“回家后,他还想学着大人,拿这块小石头给自己刻个印章玩。结果发现这石头材质太硬,根本磨不动。过了几天,这位小朋友的父亲要去西安办事,小朋友就让他爹把这块石头带上,拿到西安找人把上面的字给磨平了,好刻上自己的名字。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