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泓光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159章 岐大夫妙手愈奇症,大青龙汤显神功,岐大夫的悬壶故事,张泓光,海棠小说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在繁华都市的一隅,有一家古色古香的医馆,名为岐仁堂。岐仁堂的主人岐大夫,是一位备受尊敬的中医,他凭借着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,为无数患者解除病痛,在当地传为佳话。
这日,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,洒在岐仁堂的门口。一位年轻的母亲神色焦急地抱着孩子匆匆走进医馆。孩子小脸通红,不停地哭闹,额头滚烫,还时不时地咳嗽几声,声音听起来有些沙哑。
岐大夫赶忙起身相迎,将母子二人请进诊室。他让孩子平躺在诊床上,先是仔细地观察孩子的面色、舌苔,接着又轻柔地为孩子把脉。一番诊断之后,岐大夫微微皱起了眉头。
年轻母亲见状,眼眶瞬间红了,带着哭腔说道:“岐大夫,我家孩子这是怎么了呀?从前天开始就发烧,吃了退烧药也不管用,还咳嗽得越来越厉害了。我这心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,可怎么办才好啊!”
岐大夫和声安慰道:“别着急,孩子这是外感风寒,加上体内有热,正邪交争,所以才发热、咳嗽不止。现在正值夏季,天气炎热,人们贪凉,孩子可能是吹了空调或者吃了生冷的东西,才导致风寒之邪侵袭肌表。”
母亲连忙点头:“对对对,这几天天热,家里空调就没停过,孩子也吃了不少冰淇淋。那岐大夫,您快给想想办法,救救我家孩子吧。”
岐大夫思索片刻,说道:“我打算用大青龙汤为孩子调理。大青龙汤出自医圣张仲景的《伤寒论》,原方是治疗外感风寒,里有郁热,出现发热恶寒,身疼痛,不汗出而烦躁的病症。你家孩子的症状与之颇为相似,用这个方子正合适。”
说罢,岐大夫便铺开纸笔,开始写药方:麻黄(去节)[x]克 ,桂枝(去皮)[x]克 ,甘草(炙)[x]克 ,杏仁(去皮尖)[x]枚 ,生姜(切)[x]克 ,大枣(擘)[x]枚 ,石膏(碎)[x]克 。一边写,岐大夫一边向年轻母亲解释:“麻黄能发汗解表,宣肺平喘,它可是这方子的关键药材,能把孩子体内的风寒之邪发出去;桂枝可以助麻黄解表,温通经脉;杏仁能降气止咳平喘,辅助麻黄止咳;石膏性寒,能清解里热,防止孩子体内的热邪太盛;甘草、生姜、大枣可以调和药性,还能顾护脾胃。几味药合用,既能解表散寒,又能清泄里热。”
年轻母亲听着岐大夫的讲解,虽然不太明白其中的医理,但看着岐大夫胸有成竹的样子,心里也踏实了许多。她接过药方,问道:“岐大夫,这药怎么吃啊?”
岐大夫耐心地说:“这药要先用水煎,把药材放进水里浸泡一会儿,然后先用大火煮开,再转小火慢慢熬。熬好之后,分几次给孩子喝,每次少喝一点,多喝几次,这样药效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。记住,服药期间要让孩子多喝水,饮食也要清淡一些,别再吃那些生冷油腻的东西了。”
年轻母亲连连道谢,拿着药方匆匆去抓药了。
第二天,年轻母亲又抱着孩子来到了岐仁堂。这次,孩子的精神看起来好了一些,哭闹也少了,脸上也有了些许血色。母亲高兴地说:“岐大夫,太感谢您了!孩子吃了您开的药,昨天晚上就出了一身汗,烧也退了不少,咳嗽也轻了。您这医术真是太神了!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