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泓光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92章 都市设计师的三经咳喘之谜,岐大夫的悬壶故事,张泓光,海棠小说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一、梅雨季的深夜咳嗽声
申城的梅雨季总是黏腻得让人喘不过气。凌晨两点,设计总监李曼又一次被咳嗽惊醒,伸手摸索着打开台灯,镜中映出她憔悴的脸——眼下青黑如墨,唇角干裂起皮,咽喉像塞着团湿棉花,每一次呼吸都带着痒意,仿佛有只看不见的手在轻轻挠动。
\"又咳了?\"丈夫从衣柜里翻出川贝枇杷膏,\"要不明天去医院拍个片?\"
\"西医看了半个月,消炎药、止咳糖浆吃了一堆,根本没用。\"李曼裹紧羊绒披肩,声音里带着几分烦躁,\"明天去岐仁堂试试吧,上次王姐说她婆婆的老慢支就是岐大夫看好的。\"
上午九点,李曼撑着伞站在岐仁堂门前。深褐色的木质招牌上,\"岐仁堂\"三个字被雨水洗得发亮,门内飘出淡淡艾草香,混着煎药的苦涩,竟让她莫名心安。
\"李女士,请坐。\"岐大夫身着藏青长衫,指节轻叩诊脉枕,\"先说说这咳嗽的来头?\"
\"半个月前加班到凌晨,贪凉开着空调吃冰咖啡,第二天就开始咳嗽。\"李曼下意识搓了搓手臂,\"白天还好,一到晚上就停不下来,咳得胸口发紧,白痰黏在嗓子眼里,像咽了团糯米糊。晨起口苦得厉害,喝两大杯水都不解渴,脖子肩膀酸得像背了块石板,晚上做梦都在改设计稿......\"
岐大夫一边听着,一边仔细观察:患者舌质淡,苔薄白如蒙薄雾,舌尖却有细密红点,恰似春雪覆盖下的几点红梅;脉来细紧如琴弦微颤,寸关部尤显壅塞。指尖轻轻按压其风池穴,李曼立刻皱起眉头:\"这儿酸得厉害,像被人揪着筋。\"
二、三经交困的玄机
\"您这病,好比三条河道同时堵了。\"岐大夫从博古架取下《伤寒论》,翻到\"太阳病篇\",\"先看这无汗、怕风怕冷,就像家里窗户没关严,夜里的冷风夹着湿气溜了进来,把卫气这条'护城河'冻住了——这是太阳表证,得先把窗户关上,把寒气赶出去。\"
李曼点点头:\"难怪我总觉得后颈发凉,穿毛衣都不管用。\"
\"再说这夜间口苦、颈肩酸胀。\"岐大夫又指向\"少阳病\"章节,\"您平时是不是遇事容易焦虑?加班时经常忘了吃饭?\"
\"项目 deadline 一来,连轴转是常事。\"李曼苦笑。
\"少阳经就像家里的水闸开关,管着全身气机的流通。\"岐大夫取过一盏竹灯,火苗在玻璃罩里轻轻晃动,\"您长期熬夜耗气,又总在压力下吃饭,好比水闸生锈了,胆汁这汪'活水'就堵得逆流而上,所以口苦;水闸不通,气血到不了颈肩,就像水管末端没水了,自然酸胀僵硬。\"
说到这里,岐大夫指尖轻点患者腹部:\"最后看这白痰、胃口差。您摸自己肚子,是不是总觉得胀胀的,像有团凉气?\"
\"对啊,早上喝杯牛奶都觉得堵。\"李曼惊讶地睁大眼睛。
\"脾就像家里的米缸,负责把食物化成营养水谷。\"岐大夫取过一个陶制研钵,\"您总吃冷食、不按时吃饭,好比往米缸里泼冷水,米都泡馊了,化成的不是精华,而是黏糊糊的痰湿。这些痰湿顺着下水道(经络)往上涌,就成了嗓子里的'糯米糊'。\"
李曼听得入神,忽然问道:\"那为什么西药越吃越咳?\"
岐大夫轻轻摇头:\"西药消炎好比用冰块镇火,表面上灭了热,却把痰湿冻得更黏了。您这病是太阳的风寒、少阳的郁火、太阴的痰湿搅在一起,得像拆毛衣一样,一根一根理清楚。\"
三、辛开苦降的巧方
说着,岐大夫铺开宣纸,笔锋游走间写下药方:\"先治太阳表闭,用桂枝三钱、葛根五钱,好比生起壁炉的火,把寒气烘出去;葛根能引气血上达颈肩,就像给生锈的水闸上润滑油。\"
\"这薄荷和栀子是治口苦的吧?\"李曼指着药方问。
\"好眼力!\"岐大夫笑着点头,\"薄荷二钱后下,如春风拂过湖面,散少阳的郁火;栀子三钱配淡豆豉三钱,取《伤寒论》栀子豉汤之意,像清道夫一样冲走胆火化成的'苦水'。\"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