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泓光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88章 雨夜的脐腹痛,岐大夫的悬壶故事,张泓光,海棠小说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楔子:暴雨中的出租车
申城入秋后的第一场暴雨劈头盖脸砸下来,出租车司机老周蜷缩在驾驶座上,冷汗顺着额角滚进衣领。方向盘左侧的保温杯里,姜茶早已凉透,却压不住脐腹间绞榨般的疼痛。他猛踩刹车,在岐仁堂门口溅起半人高的水花。
\"岐大夫......\"老周扶着门框喘息,藏青色工装裤膝盖处洇着深色汗渍,\"疼得腰都直不起来了,像有冰锥在肚子里搅......\"
一、诊台前的寒积密码
岐伯掀开竹帘,先递过热毛巾:\"先喝口肉桂茶暖暖。\"见老周捧杯的手簌簌发抖,指甲青白,便道:\"看您裤脚沾着粉笔灰,是在学校门口等活儿?\"
\"您咋知道?\"老周惊讶抬头,\"我闺女读高三,我每天早晚在实验中学门口趴活儿,中午随便啃个馒头对付......\"
岐伯指尖搭上寸口脉,眉头微蹙:\"脉细如丝,按之弦急,此《难经》所言'寒疝'之象。\"说罢示意老周解开腰带,只见脐周皮肤青暗,触之冰凉。
\"平时爱喝冰啤酒不?\"岐伯取过艾条悬灸神阙穴,老周腹部顿时腾起白雾。
\"跑车累了就灌一瓶,图个痛快......\"老周话音未落,脐腹突然抽痛,身体不由自主蜷成虾米。
岐伯望着艾烟缓缓道:\"《黄帝内经》云'寒气客于小肠,膜原之间,血不得散,小络急引故痛'。您三餐无节伤脾胃,冰饮寒邪积小肠,气血遇寒则凝,凝成坚结则痛。痛时喜温喜按,正是寒证的铁证。\"
二、辛热方药的雷霆之势
学徒阿林捧着药斗站在一旁,见处方上写着\"沉香桂附丸合天台乌药散\",忍不住发问:\"师翁,这么多辛热药,不怕动火?\"
岐伯用镊子夹起制附子,在灯下照看:\"《神农本草经》明言附子'主风寒咳逆邪气,破症坚积聚'。老周脉细肢冷,舌淡苔白,乃真寒非假热,需用附子、肉桂、吴茱萸等'斩关夺将'之品,直捣寒巢。正如《伤寒论》'病痰饮者,当以温药和之',何况寒积重症?\"
转向老周解释:\"方中沉香行气滞,附子温肾阳,干姜暖脾阳,肉桂通心阳,四味药如四员猛将,分守三焦破寒结;茴香、高良姜专攻小肠寒凝,吴茱萸降逆止呕,此乃'寒者热之'的正治法。\"
\"可我之前吃的止疼片......\"老周从裤兜掏出药盒,\"越吃越不管用,还觉得胃里烧得慌。\"
岐伯摇头:\"西药止疼如扬汤止沸,寒邪未去反伤阳气。您看这舌苔——\"他用压舌板轻拨,\"水滑苔本是寒象,吃了凉药后虽不黄却更腻,此乃'虚虚实实'之戒!\"
三、药散与丸剂的攻守之道
阿林看着案台上两味药犯了难:\"师翁,为何既用丸剂又用散剂?\"
岐伯取过天平演示:\"丸者,缓也;散者,散也。沉香桂附丸用醋糊丸,醋性酸收,可使辛热药缓慢起效,如文火煨寒;天台乌药散用温酒送服,酒性行散,能助药力直达病所,如快刀斩乱麻。此乃《医学心悟》'丸散膏丹,各有所宜'之理。\"
老周盯着乌黑的药丸犯嘀咕:\"这么大的药丸子,能消化吗?\"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