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泓光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11章 六旬翁夜半如坠冰窟 七剂药重燃胸间暖阳,岐大夫的悬壶故事,张泓光,海棠小说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深冬的沪市飘着冻雨,岐仁堂的玻璃门被推开时带进一股寒气。李大叔扶着门框直喘气,臃肿的羽绒服裹着发颤的身子,面色灰败得像灶膛里的冷灰。他身后跟着的老伴抹着眼泪,手里攥着厚厚一叠药盒:\"岐大夫,救救老东西吧!这半个月他夜里根本不敢躺下,说胸口像压着磨盘......\"

诊室里的小徒弟阿青赶紧搬来藤椅。李大叔刚坐下就剧烈咳嗽,震得胸前的佛珠叮当乱响:\"我这心口啊,白天闷得慌,夜里更要命!感觉有团冰疙瘩往下坠,气都喘不上来......\"他比划着的手青筋暴起,\"吃了那么多救心的药丸,就像往大海里扔石子。\"

岐大夫递过热茶,三指搭上李大叔腕脉。脉象如同深秋的江面,时而湍急时而凝滞,指下隐隐有琴弦崩断的震颤。再看舌苔,白腻得像蒙了层猪油,舌质却泛着暗紫。

\"《金匮要略》云'胸痹之病,喘息咳唾,胸背痛,短气'。\"岐大夫翻开泛黄的书页,\"您这是胸阳不振,痰湿瘀血堵住了阳气运行的道路。就好比河道被淤泥堵塞,水流自然不畅。\"

李大叔老伴急得直拍大腿:\"怪不得他总说胸口发沉!可这病该怎么治?\"

\"治这病得双管齐下。\"岐大夫说着取出一瓣干枯的瓜蒌,\"瓜蒌薤白汤是张仲景留给后世的妙方。全瓜蒌就像疏通河道的铲子,能把痰湿痰浊一股脑儿清出去;薤白则是引路灯,能把被困住的阳气重新引回胸中。\"他又拿起两片辛香的薤白,\"这两味药搭配,就像给胸口开了扇窗,浊气出去,清气才能进来。\"

说到此处,岐大夫加重语气:\"但您这情况,光疏通还不够。《黄帝内经》讲'诸病水液,澄澈清冷,皆属于寒',您夜里畏寒、气短,正是肾阳不足,无力推动气血。\"他指着药方上的葶苈子和大枣,\"葶苈子好比泄洪的闸门,能把肺中多余的水饮排出去;大枣则是稳固堤坝的基石,防止泻得太猛伤了正气。\"

李大叔盯着药方上的\"羊红膻\"犯了嘀咕:\"大夫,这羊膻味的药......\"

\"哈哈!\"岐大夫大笑起来,\"此药虽名羊红膻,却是活血通脉的良药。就像冬日里的暖阳,既能驱散胸中阴霾,又能温通心脉。再配上丹参、香附,就像给淤堵的河道来了场大扫除。\"他特意拿起制附片,\"附子这味药,可是回阳救逆的猛将,能把您快熄灭的命门之火重新点燃。\"

临走时,岐大夫反复叮嘱:\"服药期间忌生冷油腻,每晚睡前用艾叶泡脚,让阳气从脚底慢慢升腾。\"

七天后复诊,李大叔走进诊室时腰板挺直了不少。他掀开羽绒服,露出精神抖擞的面庞:\"岐大夫!头剂药喝下去,当晚就能平躺着睡半个时辰!现在胸口不闷了,喘气也顺溜!\"

岐大夫笑着切脉,脉象虽仍有滞涩,但已少了许多杂乱:\"正气渐复,但根基还需巩固。\"他在原方中加了淫羊藿和红参片,\"淫羊藿就像给枯萎的树苗施肥,能壮肾阳、强筋骨;红参则是大补元气的珍品,帮您把损耗的气血一点点补回来。\"

看着李大叔夫妇千恩万谢离去的背影,阿青忍不住问:\"师父,为什么不用那些常用的活血药?\"

岐大夫放下毛笔,指着墙上的《脾胃论》:\"李东垣说'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',许多人只知活血化瘀,却忘了温通阳气、顾护脾胃才是治本之道。你看李大叔,痰湿淤堵只是表象,肾阳不足、胸阳不振才是病根。\"他轻抚药柜上的铜药斗,\"治病如治水,既要疏通河道,更要点亮源头的活水啊。\"

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停了,一缕暖阳穿透云层,洒在岐仁堂的匾额上。阿青望着师父伏案书写医案的背影,忽然懂得,那些藏在古籍里的千年智慧,经岐大夫的双手,化作了照亮患者生命的灼灼暖阳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一梦江湖之宸霜玄龙锁

逍遥九宸天

柯学:妃英理三年抱俩

不弃九九

小鲜肉?我演的角色都有异能

B东B东

都市神医:我有透视金瞳

波哥家的小猫咪

神婆穿越80年港娱

喵吃鱼不吃肉

重生七零要逆袭,虐渣撩爱两不误

张小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