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泓光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108章 肝郁犯脾的三日禁食奇案,岐大夫的悬壶故事,张泓光,海棠小说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第一章 写字楼里的胁痛女白领
五月的申城细雨绵绵,玻璃幕墙映出cbd写字楼的钢筋森林。32岁的林静宜蜷缩在工位上,左手按着左胁,冷汗顺着睫毛滴在键盘上。电脑右下角弹出提醒:\"季度汇报ppt修改第17版\",她咬着牙点开文件,突然一阵恶心翻涌,慌忙捂住嘴冲向茶水间。
\"静宜,又犯病了?\"行政部张姐递来温热的大麦茶,\"上次看你吃了那个疏肝理气的中成药,好像更严重了?\"
静宜苦笑着摇头。两周前体检报告说\"肝区回声增粗\",她便在网上买了逍遥丸,谁知吃了三天后,原本隐隐作痛的左胁痛得像有人揪着肝经扯,更可怕的是开始呕吐——起初是饭后反胃,现在连喝口水都要吐,今早试着咽了口小米粥,竟呕出淡褐色胃液。
\"去医院挂个消化科吧?\"张姐轻声劝。静宜摇头,上周做了胃镜说是\"浅表性胃炎\",吃了医生开的抑酸药和胃黏膜保护剂,反而胸口堵得像压了块石头,夜里根本没法平躺。
手机突然震动,母亲发来微信:\"宜宜,同事介绍了位岐大夫,在岐仁堂坐诊,专治疑难杂症。妈陪你去看看?\"
第二章 岐仁堂的初诊玄机
周六上午,梧桐巷里的岐仁堂飘着淡淡艾香。原木招牌上\"岐仁堂\"三字苍劲有力,门联写着\"岐黄传妙术,仁心济苍生\"。静宜刚跨进门,就见一位身着藏青唐装的老者正在给小患者捏脊,指尖起落间孩童竟破涕为笑。
\"林小姐,请坐。\"岐大夫洗净手,示意静宜伸出手腕。他的手指搭在寸关尺上,闭目沉吟片刻,又翻开她的眼皮观察巩膜颜色,让她伸出舌头——舌质红、苔薄黄,左侧边缘有明显齿痕。
\"平时容易急躁吗?\"岐大夫突然问。静宜一愣,想起昨晚因方案被否,对着男友发的那场无名火。\"工作压力大时,会控制不住发脾气,事后又后悔......\"
\"胁痛之前,是不是常有叹气才觉得舒服?月经前乳房胀痛明显?\"
静宜连连点头。岐大夫铺开宣纸,用狼毫笔写下:\"左胁痛连胃脘,呕逆不止,脉左沉弦、右洪大,舌边尖红,齿痕显。\"
\"您这病,按《黄帝内经》说,是'怒则气上,肝气横逆犯脾'。\"岐大夫放下笔,\"肝属木,脾属土,木旺则克土。您长期肝郁化火,肝火像野马一样冲进脾胃,脾胃本就虚弱,哪经得起这般冲击?\"
静宜似懂非懂:\"可我吃了疏肝药,为什么更严重了?\"
岐大夫摇摇头:\"市面上的疏肝药多是香燥之品,就像用猛火去烧干柴——您这肝火旺是虚火,越燥反而越伤阴血。更要命的是,误用攻伐之剂,好比强拆危房,脾胃之气被伤得七零八落,胃气本该下降,现在却逆着往上冲,才会吃什么吐什么。\"
第三章 禁食三日的惊人医嘱
\"那该怎么治呢?\"静宜母亲焦急地问。
岐大夫沉思片刻,提笔写下处方:党参15g、炒白术10g、茯苓10g、陈皮3g、白芷6g、肉桂3g,\"先抓三剂。但服药前,需禁食三日。\"
\"禁食?!\"母女俩同时惊呼。静宜嘴唇发白:\"我已经三天没好好吃饭了,再禁食会不会......\"
\"《脾胃论》讲'胃为水谷之海,主受纳腐熟水谷',现在您的脾胃就像罢工的磨坊,石磨都快磨穿了,再强行加料只会彻底崩坏。\"岐大夫语气和缓却坚定,\"三日不食,是让脾胃得以休养生息。但不是滴水不进——用陈仓米100粒、生姜3片、伏龙肝60g煎水,每次饿时喝一小口,以米油养胃,伏龙肝温中和胃止呕,生姜引胃气下行。\"
见静宜仍有疑虑,岐大夫解释:\"《金匮要略》中就有'食谷欲呕,属阳明也,吴茱萸汤主之'的记载,您这情况虽非寒呕,却需先降逆止呕。伏龙肝又名灶心土,《本草纲目》说它'温中止血,止呕',最能安抚反叛的胃气。陈仓米即陈年粳米,《随息居饮食谱》称其'养胃,渗湿,除烦',比新米更易消化。\"
\"那什么时候能吃饭?\"
\"三日之后,先喝稀粥,粥油最能补胃气。待呕止痛减,再逐步加食。\"岐大夫转向静宜,\"切记,这三日需心平气和,万不可动怒——肝木一平,脾土自安。\"
第四章 伏龙肝水的奇妙效用
回家路上,静宜看着手中的伏龙肝——这团棕褐色的泥土,竟能治病?母亲却像想起什么:\"你外婆当年产后大出血,就是用灶心土煎水喝止住的血,老一辈人都信这个。\"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