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泓光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103章 瘦人补气的陷阱,岐大夫的悬壶故事,张泓光,海棠小说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《岐仁堂医话:瘦人补气的陷阱》——一味黄芪引发的体质思辨
第一章 写字楼里的\"拼命三郎\"
立夏后的申城闷热难耐,玻璃幕墙反射着刺目阳光。岐仁堂来了位特殊的患者——32岁的It项目经理林浩,身高185cm却瘦得肩胛骨凸起,白衬衫下隐约可见青色血管爬满手臂。
\"岐大夫,我最近头痛得要裂开,\"他扶着额头坐下,指尖微微发颤,\"昨晚加班到凌晨,突然觉得天旋地转,同事说我脸白得像纸......\"
岐大夫铺开鹿皮脉诊垫,三根手指刚搭上寸关尺,眉头便皱了起来:右寸脉浮大中空如按葱管,左关脉弦细如丝却跳动急促,竟似《濒湖脉学》中描述的\"芤弦并见\"之象。
\"林先生平时爱吃什么?\"岐大夫目光扫过对方腕间的智能手表,屏幕上显示着\"连续12天睡眠<5小时\"的提醒。
\"忙起来就靠咖啡和能量饮料撑着,\"林浩苦笑,\"上周团建吃了顿火锅,结果半夜流鼻血......\"
第二章 体质辨别的\"望闻问切\"
岐大夫示意林浩解开衬衫领口,露出锁骨下方凹陷处:\"您看这部位,中医称为'气海',正常人此处应微微充盛,您却凹陷如坑,这是'形盛气衰'的假象啊!\"
\"可我这么瘦,怎么会'形盛'?\"林浩困惑地摸摸自己的肋骨。
\"《黄帝内经》说'瘦人多火',\"岐大夫取出竹制体质模型,\"您虽肌肉单薄,但心火过旺(指思虑过度)、肝阳上亢(指压力大易怒),就像一盏灯油不足却调大了灯芯——看似火旺,实则耗竭阴液。\"
他翻开《脾胃论》指着批注:\"李东垣先生早有告诫:'瘦者,肝肾之气不足,相火易亢。'您的头痛非外感风邪,而是'虚火上炎',就像空锅烧久了会冒烟,得先添水(补阴),再关火(降气)。\"
第三章 蹊跷的\"无效药方\"
初诊方以人参9g、白术12g为君,配川芎6g引经、陈皮6g理气。岐大夫特意叮嘱:\"煎药时加3枚乌梅,酸能收火。\"
五日后复诊,林浩却皱着眉说:\"头还是痛,不过没那么晕了。\"小徒弟阿远在旁嘀咕:\"按说人参白术都是补气药,怎么不管用呢?\"
岐大夫拈须一笑:\"《难经》云'虚则补其母',他病在脾胃(土),本应补肺(金),但肺为娇脏,最怕壅塞。你们看这脉......\"他示意阿远诊脉,年轻人突然惊呼:\"右关脉比前几日有力了,但左尺脉更虚了!\"
\"正是!\"岐大夫在病历本上画了个圆圈,\"就像往小杯子里倒热水,边倒边漏,得先补漏(固肾阴),再注水(补脾气)。今晚加服六味地黄丸,明日卯时观变。\"
第四章 擅自加药的代价
次日清晨,林浩母亲匆匆冲进诊室:\"大夫!我儿子胸口闷得像压了块石头,连水都喝不下!\"
岐大夫一诊脉,指尖几乎被弹开——右寸脉突然洪大如洪水,左关脉弦紧如弓弦绞索。他转向林母:\"阿姨,是不是在药里加了黄芪?\"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