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泓光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3章 鼻窍通阳记,岐大夫的悬壶故事,张泓光,海棠小说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2023年霜降,梧桐巷口的悬铃木飘着金叶。章敏牵着儿子小航走进岐仁堂时,少年缩着脖子躲在妈妈身后,校服外套显得空荡荡的,鼻尖冻得通红,活像枚带霜的山楂果。
“岐大夫,这孩子一遇冷空气就打喷嚏,”章敏掀开帆布包,露出几袋用旧报纸包着的辛夷花,“按网上说的用辛夷花塞鼻子,喝姜茶,当时好点,可天一冷又犯。昨晚鼻塞得直哭,说脑袋像套了塑料袋。”
一、望闻问切中的稚苗之困
小航怯生生坐下,我见他身形瘦长如细竹,面色青白少华,下眼睑隐隐发青——这是典型的“脾肺两虚”之象。伸手诊脉,指下脉来浮细而缓,如同春日溪流遇阻;再看舌苔,淡白薄嫩,边缘竟有齿痕,正应了《脾胃论》中“脾胃虚则肺最受病”的论断。
“小航平时吃饭怎么样?”我递给他一颗桂圆。
“就爱吃薯片、喝冰可乐,”章敏叹气,“半碗米饭能吃半小时,大便总不成形,体育课跑两圈就喊累。”
《黄帝内经》云“形不足者,温之以气”,小儿为“纯阳之体”,却脾胃薄弱如嫩苗根系。小航长期嗜食生冷,脾阳受损则运化失职,气血生化不足,导致肺金失养(《难经》“脾生肺,母子相及”)。肺主皮毛,卫阳不固,恰似房屋门窗不严,风寒之邪乘虚而入,搏结于鼻窍,故见鼻塞喷嚏(《伤寒论》“太阳病,恶风,脉浮弱,营卫不和也”)。
二、岐大夫的“培土固堤”方
望着案头的《伤寒论》,我想起桂枝汤“调和营卫”的妙处。但小航之本在脾虚,需仿“黄芪建中汤”之意,层层加固:
第一层:固护门窗(调和营卫)
取桂枝6g(《神农本草经》“主上气咳逆,温经通阳”)为君,如给房屋换上防风窗,驱散侵入的风寒;配白芍9g(《本经》“除血痹,养肝血”)为臣,酸甘化阴,如修补窗缝,使营阴内守。二药合用,恰如《伤寒论》所言“桂枝本为解肌,若其人脉浮弱,汗自出者,此为营弱卫强,宜桂枝汤”。
第二层:培筑地基(健脾益气)
黄芪12g(《本草纲目》“补一身之气,实卫固表”)如夯土筑墙,大补脾肺之气;炒白术9g(《脾胃论》“除湿益燥,强脾胃之健运”)似铺设砖石,燥湿健脾。二药合为玉屏风散之意,正如李东垣所言“脾胃壮实,营卫之气始盛”,地基牢固,房屋自能抵御风雨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