孙苏中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153章 朱祁钰:传于谦王直等人来,我有事告诉他们,北京保卫战逆转,延大明百年国祚,孙苏中,海棠小说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暗室筹谋:帝王心术下的危局与抉择

晨雾未散,乾清宫内的铜鹤香炉吞吐着龙涎香,袅袅青烟在盘龙柱间蜿蜒。朱祁钰盯着案头堆积的《边军粮饷奏疏》,指尖无意识地叩击着鎏金龙纹案几,节奏时缓时急,似在丈量着某种隐秘的权衡。案角的沙漏正将最后一粒金砂抖落,映得他眼底的阴影愈发浓重。

“陛下,于谦大人、王直大人到了。”小太监尖细的嗓音刺破寂静。

“宣。”朱祁钰整了整玄色龙袍,将案头密信悄然折成四折,塞进袖中暗袋。铜镜映出他刻意松弛的眉眼,却藏不住喉结处微微的颤动——那封带着草原腥风的密信,此刻正隔着绸缎灼烧他的肌肤。

于谦踏入殿内,玄色官服沾满晨露,显然是匆匆赶来。这位兵部尚书素来以刚正不阿闻名,此刻眉头却拧成川字,目光扫过满地散落的舆图:“陛下深夜召见,可是青瓦镇……”

“于尚书先莫急。”朱祁钰抬手打断,转而看向内阁首辅王直,这位历经三朝的老臣正捻着银须,神色莫测,“王爱卿,你说这朝堂之上,究竟是真话可贵,还是人心难测?”

王直心中一凛,躬身道:“臣以为,圣心明察秋毫,自能辨忠奸、分虚实。”

“明察?”朱祁钰轻笑一声,笑声里却带着几分寒意,指尖划过案头的密信暗格,“好一个圣心明察。可朕这双眼睛,却总被人蒙着一层纱。三日前瓦剌死士潜入,徐有贞急得要调兵,朕却偏要压下——二位爱卿,可知朕为何?”

于谦刚要开口,朱祁钰已从袖中取出密信,轻轻放在案上:“看看吧,这是瓦剌大汗亲自送来的‘投名状’。”

王直展开信纸,苍老的手指微微颤抖。于谦接过信件,目光扫过字迹,瞳孔猛地收缩:“他们竟要……”

“不错,他们要杀太上皇。”朱祁钰起身踱步,龙袍下摆扫过冰凉的金砖,“这三百死士,不过是瓦剌抛出的诱饵。若朕增兵,反倒暴露了对皇兄的忌惮;若放任不管,又恐失了民心。”他忽然驻足,望着蟠龙藻井,声音里多了几分自嘲,“当年皇兄被掳,满朝文武哭着要朕登基;如今他回来了,这‘太上皇’的名号,倒成了悬在朕头顶的利剑。”

殿内陷入死寂,唯有香炉里的香灰簌簌坠落。于谦握紧腰间玉带,沉声道:“陛下,太上皇虽在南宫幽居,但终究是先帝嫡亲,若瓦剌阴谋得逞,天下悠悠之口……”

“所以朕才召二位来商议。”朱祁钰猛地转身,目光灼灼,“徐有贞暗中调兵,锦衣卫已与死士交火。可这青瓦镇,还有更棘手的问题——铁匠铺店主通敌,说明瓦剌在我大明境内早有眼线。这些内患不除,即便挡住了这三百死士,日后也必成大患。”他踱步至舆图前,指尖重重划过青瓦镇:“更蹊跷的是,此处距离南宫旧部活动的彰德府,不过三日马程。”

王直抚须沉吟:“陛下圣虑深远。依老臣之见,可先稳住徐有贞,让他以为陛下仍在犹豫。同时命锦衣卫彻查京城周边,揪出潜藏的细作。至于青瓦镇……”

“青瓦镇交给石亨。”朱祁钰接口道,“朕已暗示他暗中筹备援军,但不到万不得已,不许轻举妄动。这盘棋,要让瓦剌以为占了先机,却不知自己早已成了棋子。”他忽然轻笑,“就像三年前,也先以为擒住皇兄便能踏平京城,却不想朕能守住这紫禁城。”

于谦微微皱眉:“只是百姓无辜,青瓦镇恐遭池鱼之殃。”

“于尚书,你我都清楚,这天下从来没有两全之策。”朱祁钰走到窗前,望着灰蒙蒙的天际,“当年皇兄执意亲征,二十万大军命丧土木堡,京城百姓又何尝不是无辜?朕接手的,从来不是太平盛世。”他的声音突然放轻,“还记得城破那日,你我在城头看着也先的骑兵,朕问你‘大明还有希望吗’?现在想来,这希望,有时候要踩着白骨才能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吞噬星空之深蓝

海边的莎

岐大夫的悬壶故事

张泓光

一梦江湖之宸霜玄龙锁

逍遥九宸天

柯学:妃英理三年抱俩

不弃九九

小鲜肉?我演的角色都有异能

B东B东

都市神医:我有透视金瞳

波哥家的小猫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