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章 困局与转机
孙苏中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15章 困局与转机,北京保卫战逆转,延大明百年国祚,孙苏中,海棠小说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朱雀大街的火攻虽暂时阻滞了瓦剌骑兵的攻势,却未能从根本上扭转战局。
京城内弥漫着刺鼻的硝烟味,混杂着烧焦的气味,呛得人直咳嗽。于谦站在城墙上,望着不远处被大火烧得焦黑的瓦剌营帐,眉头紧锁,心中明白这只是短暂的喘息之机。
瓦剌首领也先在营帐中暴跳如雷,他没想到明军竟会使出如此狠辣的火攻之计,让他的骑兵部队遭受重创。
但他并未就此气馁,一双鹰隼般的眼睛死死盯着京城城墙,心中盘算着新的进攻策略。“传令下去,让土木堡降将陈友前去劝降于谦,就说只要他肯开城投降,我便饶京城百姓不死,否则,城破之日,鸡犬不留!”也先咬牙切齿地说道。
陈友接到命令后,心中五味杂陈。他本是大明将领,却在土木堡之变中被俘投降,如今要去劝降曾经的同僚,实在是羞愧难当。但在也先的威逼之下,他也只能硬着头皮前往。陈友骑着一匹瘦马,缓缓来到城下,扯着嗓子喊道:“于大人!我是陈友啊!还望于大人以京城百姓安危为重,开城投降吧!也先太师说了,只要您肯降,定保百姓周全!”
于谦望着城下的陈友,眼中满是鄙夷:“陈友!你本是大明将士,却贪生怕死,屈膝投降瓦剌,如今还有何颜面来劝我?我于谦生是大明人,死是大明鬼,定要与京城共存亡!你若还有一丝良知,就速速弃暗投明,莫要再为虎作伥!”
陈友被于谦一番话骂得面红耳赤,心中的羞愧与悔恨如潮水般涌来。他勒住缰绳,犹豫了片刻,低声说道:“于大人,我陈友今日是身不由己啊。但我也不想看到京城百姓生灵涂炭,还望大人三思。”说罢,他调转马头,缓缓离去。
于谦望着陈友的背影,心中暗暗叹了口气。他知道,陈友虽已投降,但心中或许还有一丝未泯的良知。可如今局势危急,他已无暇顾及这些。他转身叫来卫长国:“卫将军,你速去联络京城周边的义军,看看能否让他们从背后骚扰瓦剌,分散其兵力。”卫长国领命而去,心中明白此次任务的艰巨,但他没有丝毫犹豫,翻身上马,带着几名亲兵疾驰出城。
而在京城内,苏云娘也没闲着。她看到城中百姓因战火流离失所,许多孩子都成了孤儿,心中十分不忍。
于是,她在城中四处奔走,寻找可以安置这些孩子的地方。
终于,她在城西找到了一座废弃的庙宇,稍加修缮后,便将孩子们都安置了进去。她还亲自为孩子们煮粥做饭,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。孩子们都亲切地喊她“云娘姐姐”,苏云娘看着这些天真无邪的面孔,心中暗自发誓,一定要让他们平安度过这场战乱。
就在这时,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机出现了。原来,瓦剌内部并非铁板一块,一些部落首领对于也先此次贸然进攻京城的决策本就心存疑虑,如今看到战事陷入僵局,损失惨重,便开始动摇。其中一位部落首领阿拉坦秘密派使者潜入京城,求见于谦。
使者见到于谦后,低声说道:“于大人,我家首领阿拉坦深知此次也先进攻京城乃不义之举,也不想看到双方百姓生灵涂炭。他愿与大明合作,里应外合,共同击败也先,不知大人意下如何?”于谦闻言,心中大喜,但他表面上仍十分沉稳:“贵首领既有此诚意,我大明自然愿意合作。但不知贵首领打算如何里应外合?”
使者从怀中掏出一张地图,铺在桌上:“大人请看,这是瓦剌军营的布防图。我家首领打算在也先再次发动进攻时,突然倒戈,从背后攻击也先的主力部队。到时候,还望大人能率明军出城,与我军两面夹击,必能大破瓦剌。”于谦仔细查看了地图,又询问了一些细节后,点头道:“好,此事我已知晓。还请贵使回去告知贵首领,务必严守机密,待时机成熟,我们再一同行动。”
使者走后,于谦心中仍有些忐忑。他知道,与阿拉坦的合作虽充满了希望,但也充满了变数。万一消息泄露,或是阿拉坦中途变卦,那京城必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。但如今局势危急,这也是唯一的一线生机。他叫来王伟,将此事告知了他。王伟听后,皱着眉头说道:“大人,此事风险极大,但如今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。我们必须做好万全准备,以防不测。”
于谦点了点头:“你说得对。传令下去,让各营将士加强戒备,同时暗中准备好出城作战的一切事宜。另外,派密探密切关注瓦剌军营的动向,一旦有风吹草动,立刻来报。”
在接下来的日子里,京城内表面上看似平静,实则暗流涌动。
于谦等人在紧张地筹备着与阿拉坦的合作,而瓦剌军营中,也先也在谋划着新的进攻方案。一场决定京城命运的大战,正在悄然酝酿…… 而在这重重危机与希望交织的时刻,于谦深知,自己肩上的担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沉重,他必须小心翼翼地走好每一步,才能带领京城军民走出这困局,迎来胜利的曙光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