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晴园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一百零七集:石勒称帝,历代风云五千年,竹晴园,海棠小说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隆冬时节,巨鹿郡的丈量田亩之争终于爆发。
羯族贵族石越拒不让出私占的汉民田庄,二十余名汉籍丈量官被鞭打致死。消息传到襄国,石虎拍案叫好:“我就说汉人管不了胡儿!”
石勒却将奏报摔在石虎面前:“石越私占的万亩良田,本王要用来安置流民!你若再纵容部属,就去守北长城!”
当夜,张宾带崔焘夜访石虎府邸。石虎按剑迎客,厅中酒气混着血腥味,墙上挂着新剥的鲜卑酋长人皮。
“将军可知,前赵为何内乱?”张宾饮下一杯马奶酒,“刘渊父子以胡压汉,却忘了汉人占天下十之八九。”他指向崔焘,“崔别驾已算出,若将私田收归王有,分给胡汉流民,每年可增赋税三倍。将军打仗需要的铠甲、战马、粮草,都在这田亩里。”
石虎盯着崔焘腰间的铜鱼符——那是石勒亲赐的治民信物。忽然咧嘴大笑,声如破锣:“好!只要给老子足够的铁甲,田亩之事随你们折腾!”
崔焘走出府邸时,后背已被冷汗浸透。张宾轻轻按住他的肩膀:“胡族重利,汉人重名,此乃分治之基。”
第四章:胡风汉月
公元321年,襄国城迎来第一场春雨。
西市的胡商帐篷与汉民米肆并排而立,粟米、奶酪、胡麻饼的香气混在一处。石虎的铁骑刚从代郡凯旋,却按石勒之令,将缴获的耕牛分给汉民。崔焘站在城楼上,看着一队队流民扛着官府发的铁犁走向新田,忽然想起曹植诗中“膏田无一廛,流民无所依”的惨状。
“崔别驾果然好兴致。”张宾的声音从身后传来,手中捧着新铸的“丰货钱”。
崔焘接过铜钱,见背面铸着羯文“安”字:“先生可知,百姓如今称这钱为‘富钱’?”
“因为他们兜里有了钱,锅里有了粟。”张宾望向城南新修的太学,青瓦白墙间传来朗朗书声,“石勒让羯族子弟学汉文,汉人子弟学骑射,这才是长治久安之道。”
暮色中,石勒的车驾经过市街。百姓们或跪或立,胡族武士以刀击盾,汉民以笏板叩地,竟无分彼此。一个羯族孩童追着纸鸢跑过,不慎撞翻汉妇的菜筐,两人相视而笑,用混杂着胡语和汉语的话互相致歉。
崔焘忽然眼眶发热——他曾以为此生难逃“五胡乱华”的浩劫,却不想在这胡王治下,看到了胡汉相安的微光。
张宾望着渐沉的暮色,轻声道:“分治非终局,乃权宜之计。待天下归一,胡汉自当同炉共冶。”
石勒在宫城之上俯瞰全城,手中紧握着张宾进献的《月令》。北风依然凛冽,但他知道,襄国的春天,已经来了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