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晴园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十二集:麾下贤才,历代风云五千年,竹晴园,海棠小说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王翦率领的秦军很快就与李牧的赵军相遇在了战场上,王翦深知李牧的厉害,不敢贸然进攻,于是扎营对峙,想要寻找李牧的破绽。
而李牧这边,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和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,将赵军防守得滴水不漏,秦军多次试探性进攻都被击退,一时间,双方陷入了僵局。
尉缭得知前线战况后,心生一计,他建议秦国再次使出离间计,派人携重金贿赂赵王迁身边的宠臣郭开,让其在赵王迁面前诋毁李牧,言说李牧有拥兵自重、通秦叛国之嫌。
赵王迁本就是个耳根子软的人,听了郭开的谗言后,渐渐对李牧起了疑心,最后竟下令撤了李牧的兵权,另派他人统领赵军。
第六章:赵破入秦
李牧被撤职的消息传到王翦耳中,王翦大喜,他知道战机来了。立刻整顿秦军,对赵军发起了猛烈的进攻。
失去了李牧指挥的赵军顿时乱了阵脚,虽奋力抵抗,但终究不是秦军的对手,节节败退。秦军一路高歌猛进,很快就攻破了赵国多座城池,直逼赵国都城邯郸。
赵王迁此时才意识到自己犯下了大错,后悔不已,可一切都为时已晚。邯郸城中人心惶惶,百姓们都知道城破只是时间问题了。
最终,秦军攻破了邯郸城,赵王迁被俘,赵国宣告灭亡。赵国的土地、百姓尽皆纳入了秦国的版图。
嬴政再次感受到了统一大业向前迈进的喜悦,他对麾下的众人又是一番赏赐。此时,秦国的势力在中原地区进一步扩大,其他各国更是人人自危。
而王翦等武将在经过短暂的休整后,又开始准备着下一场征战,尉缭、李斯等谋臣则继续分析着天下局势,为接下来攻打哪一国而谋划着良策。
第七章:楚地波澜
在灭了韩、赵两国后,秦国的目光投向了南方的楚国。楚国地域辽阔,人口众多,虽朝堂有些昏聩,但毕竟是个大国,要想拿下楚国并非易事。
嬴政召集众人商议伐楚之事,他问王翦道:“王翦将军,寡人欲伐楚,将军以为需多少兵力方可?”
王翦沉思片刻后道:“大王,楚国地大物博,兵力雄厚,臣以为非六十万大军不可。”
嬴政听后微微皱眉,这时年轻气盛的李信站了出来,说道:“大王,何须六十万,末将愿领二十万大军,定能踏平楚国。”
嬴政见李信如此有信心,心中一动,便决定让李信率领二十万秦军伐楚。
李信率领大军出征,起初确实进展顺利,连下楚国数城,可楚国毕竟底蕴深厚,很快便组织起了有效的抵抗。而且楚国名将项燕率军采用灵活的战术,不断袭扰李信的军队,使得秦军渐渐陷入了困境。
在一场大战中,李信的军队被项燕打得大败,狼狈撤回了秦国境内。
第八章:老将出征
嬴政得知李信战败的消息后,大为恼怒,同时也意识到自己轻敌了。他亲自来到王翦府上,向王翦道歉并恳请王翦再次出山,率领大军伐楚。
王翦看着诚恳的嬴政,说道:“大王,臣愿出征,只是仍需六十万大军,望大王应允。”
嬴政当即答应,很快便为王翦凑齐了六十万大军。王翦率领着这浩浩荡荡的大军朝着楚国进发,一路上稳扎稳打,不急于求成。
项燕得知王翦率大军前来,也不敢怠慢,摆开阵势准备迎战。可王翦却下令军队扎营,修筑壁垒,每日只是让士兵们休息、训练,并不出战。
这样的对峙持续了许久,项燕渐渐有些按捺不住了,他想引王翦出战,于是多次派兵前去挑衅,可王翦就是不为所动。
第九章:楚灭之役
日子一天天过去,项燕那边的楚军见秦军一直不出战,渐渐放松了警惕。而王翦一直在暗中观察着楚军的动静,等待着最佳的战机。
终于,王翦察觉到楚军出现了懈怠,防务出现了漏洞,他果断下令,全军出击。六十万秦军如汹涌的潮水一般朝着楚军涌去,喊杀声震天动地。
楚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,顿时乱作一团,项燕虽奋力指挥抵抗,可无奈秦军人数众多,气势如虹,楚军根本抵挡不住。
一场大战下来,楚军大败,项燕也战死沙场。秦军乘胜追击,直捣楚国都城寿春,楚国国君被俘,楚国就此灭亡。
楚国的灭亡让天下各国更加胆寒,秦国统一六国的大势已经越发不可阻挡了。
第十章:扫平六国
在灭了韩、赵、楚三国后,剩下的魏、燕、齐三国更是难以抵挡秦国的攻势。
魏国在秦军的强大压力下,很快便被攻破都城,宣告灭亡。燕国太子丹妄图通过刺杀嬴政来阻止秦国的统一进程,派出了荆轲刺杀嬴政,可最终行刺失败,反而激怒了嬴政,加速了燕国的灭亡。
最后,只剩下齐国了。齐国多年来安于现状,疏于军备,在秦国大军压境之时,根本无力抵抗,很快便开城投降了。
至此,在嬴政的带领下,凭借着尉缭、李斯等谋臣的出谋划策,白起、王翦、蒙恬等武将的能征善战,秦国终于统一了六国,结束了这长达数百年的战国乱世,建立起了一个大一统的大秦帝国,嬴政也成为了名垂青史的秦始皇,开启了一段影响深远的历史篇章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