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晴园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七集:变法艰难,历代风云五千年,竹晴园,海棠小说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第一章 风雷初动:变法前夕的暗流

秦孝公三年,咸阳城的暮春带着刺骨的寒意。商鞅站在宫墙下,望着檐角悬挂的青铜编钟,钟摆间晃荡着的是秦国积弱的百年困局。自秦献公战死少梁,年轻的孝公接手的不仅是河西失地,更是贵族坐大、民生凋敝的烂摊子。殿内传来竹简碰撞的脆响,那是甘龙、杜挚等老世族又在以“古法不可废”为由,阻挠新令推行。

“左庶长可曾想过,强行改制如逆水行舟?”上大夫景监的声音从身后传来,他是商鞅在朝中为数不多的支持者。商鞅转身,目光扫过宫墙上斑驳的战争壁画:“若再循旧制,二十年后,秦人恐连为周天子牧马的资格都不剩。”话音未落,殿内突然传来骚动——有老贵族竟当场撕碎了新颁布的《垦草令》竹简。

这是变法后的第十日,首批法令已传遍秦国郡县:废除井田制、奖励耕织、推行户籍连坐法。对于世世代代“日出而作”的百姓来说,这些条文比连年战乱更令人恐慌。陇县的农夫王老汉盯着官府派来丈量土地的木尺,浑浊的眼睛里满是疑惑:“祖上三辈都按井田分地,如今说要‘废阡陌’,这不是要断了老根吗?”他不知道,此刻咸阳城的城门上,三丈高的木杆正立在闹市,那是商鞅为立信而设的“徙木为信”之局。

第二章 骤雨初歇:首难之下的铁腕

变故发生在立夏前夜。咸阳西市的酒肆里,十几个旧贵族家的门客借酒撒泼,当众撕毁了户籍登记册,叫嚷着“商鞅是魏贼,乱我秦法”。巡逻的屯长刚要制止,竟被砍伤手臂。消息传到商鞅案头时,他正在竹简上批注《军功爵制》,狼毫笔尖在“斩一首爵一级”处重重顿下。

“即日起,全城戒严。”商鞅扔下笔,“凡参与闹事者,按连坐法论处,主犯腰斩。”当清晨的阳光染红城墙时,西市的刑场上已围满百姓。那十几个门客被反绑在木桩上,最年长的老卒哭号着喊冤:“我等只是听令行事!”商鞅站在监斩台上,声音如冰锥刺骨:“听令于私门,便是抗令于国法。”刽子手的刀刃落下时,人群中响起此起彼伏的干呕声,却无人敢再言语。

这只是开端。渭水河畔,因私斗致残的三族百姓被集中处决,鲜血染红了河床;南山脚下,隐匿人口的里正被处以磔刑,尸体悬于村口示众。三个月内,商鞅亲自审理的案件达七百六十三起,其中半数涉及贵族势力。甘龙的侄子因私藏逃奴,被当众割去鼻子,老贵族跪在宫门前哭骂:“商君此举,是要将我等斩尽杀绝!”

第三章 暗潮涌动:新旧势力的角力

贵族的反扑来得隐秘而尖锐。商鞅收到的竹简文书中,开始出现朱砂写的“死”字;他乘坐的车架,两次被人动了车轴机关。最危险的一次,竟有刺客混进官府厨房,刀刃抵住他后颈时,商鞅正低头修改《分户令》。“你可知,天下人皆盼你早死?”刺客的声音带着颤抖,却在看清商鞅案头堆积的变法图卷时,突然顿住。

“若杀我能让秦国退回老路,你便动手。”商鞅放下毛笔,转身直面利刃,“但你该知道,河西之地还被魏人占着,函谷关外的六国使臣,正等着看我大秦笑话。”刺客的手开始发抖,最终扔下兵器跪地痛哭——他是栎阳的农夫,因分户令被迫与兄长分家,却不知这道法令正是为了让更多秦人有田可耕。

与此同时,秦孝公的书房里,甘龙捧着先王祭器长跪不起:“我大秦自穆公以来,从未有过如此苛法!百姓怨声载道,连军中老卒都在议论,说商鞅是‘酷吏’。”孝公盯着案头的《求贤令》,想起五年前自己写下“诸侯卑秦,丑莫大焉”时的咬牙切齿。最终,他扶起甘龙,却只说了一句:“先生可还记得,少梁之战时,我秦军连像样的甲胄都凑不齐?”

第四章 破茧之痛:流血后的蜕变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夜深了灵魂出个窍

黑皮李

惊!替嫁王妃养包子,王爷读心很忙的!

哒哒哒

神女降临,谁惹谁遭殃

我爱吃冰激凌

倚天万里须长剑

菜根花

暗夜迷城

南彝丑丑

仕途:从村支书到权力巅峰

沉默的回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