姜向春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169章 蔡筱跑了,水浒:水泊梁山今天反了,姜向春,海棠小说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顷刻间,军营内喧嚣一片,士兵们争先恐后地向外奔逃。

李从吉也明白大局已失,便不再徒劳挣扎,策马直奔王焕三人。

梅展急切问道:“李将军,现在该如何是好?”

李从吉苦涩一笑:“蔡攸跑了,如今全军覆没,我若回去,免不了替蔡攸受过。

我已打算投奔梁山,至于你们去留,自己拿主意吧。”

徐京听罢愣了一下,连忙劝道:“兄弟,你得想清楚了,一旦投奔梁山,就别想回头了。”

李从吉摇头道:“徐兄,先前蔡攸把兵权交给我,如今兵败,责任自然落在我身上,我已无路可退。”

说完,李从吉走到自己部下面前,说道:“蔡攸这奸贼逃了,如今朝中尽是他这样的人,只知保命,却要我们拼死效力。”

“如今形势已定,回去也是受罚,即便侥幸逃脱,还可能被派去送死。”

“我已决定投靠梁山,不愿跟随我的人,现在就可以离开。”

听见这话,不少士卒陆续起身逃离,而那些未动的,都是李从吉的心腹,此时有人喊道:“将军去哪儿,我们就去哪儿。”

“对,跟将军走!”

“没错,我们跟着将军!”

在众人的附和声中,一些原本想走的人也留下了,最终一千多人一个都没逃走。

王焕、徐京、梅展三人对视片刻,徐京率先开口:“李从吉与我交情深厚,早年间还曾帮过我。

既然他投奔梁山,我岂能让他孤身前往。”

王焕和梅展相视苦笑,如今局势危急,徐京与李从吉的选择虽出人意料,但他们也无话可说。

王焕沉吟片刻,说道:“徐兄,你们自行决断吧。”

话音未落,王焕与梅展便各自点齐兵马,迅速撤离了大营。

身为朝廷将领,他们虽家底雄厚,却不愿轻率投敌。

徐京摇头叹息,转而对闻焕章说道:“闻先生,你也尽早离开吧。”

闻焕章哈哈一笑,神情坦然,毫无惧色:“我为何要走?徐寨主能在短短数年间割据一方,必非常人可及。

我倒想看看他的真面目。”

徐京听后微微一愣:“闻先生,你……”

闻焕章摆手打断:“不必多言。

梁山势大,朝廷若想平定,唯有西军可为。

但未来局势难料,我们须把握时机。”

徐京瞪大双眼,难以置信:“难道先生认为,西军也无法 ** 梁山?”

闻焕章缓缓说道:“不好说。

西军虽为大宋精锐,却非战无不胜。

以徐悟锋之才能,无论心性、智谋、胆识,东京那位赵氏天子能相比几分?当年李唐不过起于河东,最终却席卷天下,此中道理,阁下想必明白。”

徐京眉头紧锁,低声说道:“徐悟锋拿下胶东后并未乘胜追击,反而仅任节度使。

或许是朝廷征伐的压力,又或者他在观望天下局势。”

闻焕章点头附和:“正是如此。

这一场围剿看似失败,实则是双方暂时妥协。

但朝廷绝不会甘心,‘卧榻之侧,岂容他人酣睡’,这句话,赵家人最懂。”

赵宋能够对党项政权妥协,也能向契丹政权低头,但绝不会对关内汉人政权让步。

这其中的本质完全不同。

即便暂时停战,这也只是权宜之计,未来终究免不了冲突。

因此,梁山泊的未来之路只有一条,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。

闻焕章对梁山泊充满信心,对徐悟锋尤为看好。

尽管如今赵宋看似稳固如初,但有了徐悟锋这样的例子,难保不会出现更多野心勃勃的人。

徐京一时无言以对,这时李从吉走近问道:“徐兄,你和闻先生怎么还没走?难道也想留下不成?”

徐京叹了口气,说:“你若离去,我留此又有何意义?我们一同投奔梁山吧。”

李从吉笑道:“梁山兵马强盛,加入或许并非绝境。”

对李从吉而言,回东京无疑是死路一条。

如何抉择,他心中自是明白。

梁山这边,众人见官军瞬间溃散,无不欢喜。

李逵急切地说:“哥哥,让我冲过去杀了他们,不然全跑了,我的板斧岂不白费?”

徐悟锋摇摇头,说道:“官军败势已成,大家都是汉人,莫要多造杀戮,让韩将军去招降他们吧。”

韩存保正在阵中,他也没料到官军会以这种方式溃败,蔡攸大概又如往常般抛下大军独自逃逸。

听到徐悟锋的话,韩存保毫不犹豫,立即策马赶往大寨。

至寨外百步之处,韩存保高喊:“寨内诸位听着,我是韩存保!你们败局已定,明智者当识时务,速速出来投降!”

韩存保原以为需费些唇舌,却不料喊完第一句,寨门已然开启,徐京、李从吉走出。

只听李从吉道:“李某愿效仿将军弃旧迎新,烦请韩将军引荐。”

徐京、李从吉果断决定归顺,于是不再虚伪,直接开门而出。

韩存保放声一笑,迈步向前,问道:“为何只见到你们两人?王焕与梅展呢?”

徐京答道:“他们不肯投降,已逃往广济军方向。”

韩存保沉吟片刻:“即便逃到广济军,也无非是苟延残喘,大局已定。

对了,蔡攸该不会也溜了吧?”

李从吉苦笑着回应:“若非那奸贼逃跑,怎会有今日之败?他不仅弃众而逃,还将随身携带的女人杀害,实在歹毒至极!”

“这几日养伤期间由我负责指挥,如今大军溃散,回朝必遭重罚,倒不如投靠梁山泊。”

徐京叹息一声:“这一仗打得确实窝囊。”

韩存保连连摇头,认为此次战败完全是因为蔡攸一人,皇帝让这样的人统领军队,简直是荒唐。

韩存保继续说道:“事已至此,我们不必多想,梁山好汉皆是英雄豪杰,兵力雄厚,即便落草也不会是坏事。”

几人商议完毕,迅速前往梁山军营。

李从吉下马跪拜:“李从吉有眼无珠,误投宋廷,现愿归顺梁山,甘愿为寨主效力。”

徐京也跟着行礼,闻焕章则拱手致意。

徐悟锋亲自扶起三人,说道:“早就听闻各位威名,皆为一时俊杰,梁山有诸位相助,定会更加兴旺,不必拘礼。”

提及徐京和李从吉,徐悟锋尤其对闻焕章心生钦佩,再次开口:“这位想必就是闻名已久的闻焕章先生?”

闻焕章拱手谦逊:“不敢当,我对徐寨主更是仰慕已久!”

李逵焦急万分,跺脚催促:“哥哥,官兵都撤了,再不追赶就晚了。”

众人被李逵急切的模样逗笑,闻焕章心中一动,提议道:“徐寨主,我这里有个计策。”

徐悟锋忙问:“先生请讲。”

闻焕章缓缓说道:“如今朝廷大军溃败,必定逃向广济军,蔡攸很可能也在其中。

寨主可派遣两队人马,一队追击溃兵,另一队伪装成官兵潜入广济军内部,内外夹击,必能一举拿下此地。”

徐悟锋点头同意道:“依闻先生之言行事。”

……

王焕和梅展离开主营后,顾不上清点人数,又见四下尽是逃散的士兵,王焕便让邓宗弼和辛从忠召集部众。

接到命令后,邓宗弼和辛从忠率领百余人,在途中集结零散的残兵败将。

待梁山骑兵抵达时,这支队伍已扩充到两千多人。

梁山追赶的骑兵仅有两三百人,看似数量处于劣势。

但邓宗弼与辛从忠深知,这两千多人的状态如同一盘散沙,一旦遭遇梁山骑兵冲击,恐怕立刻就会溃不成军。

更让他们忧心的是,这一大群人还引起了梁山军队的特别关注。

邓宗弼回头望向身后,远方隐约可见一支骑兵,扬起滚滚尘土,宛如伺机捕猎的狼群,远远地盯着他们。

辛从忠眉头紧锁地说:“这些人到底意欲何为?只是一直尾随,却不主动进攻,让人坐立难安!”

“谁知道他们在想什么,既然不来攻击,咱们还是快撤吧!”邓宗弼长叹一声,斗志全无。

两人武艺出众,至少胜过陶震霆、张应雷,然而如今大军溃败至此,他们已无心恋战。

他们并不知晓,徐悟锋采纳了闻焕章的策略,将骑兵分作几支小队,四处驱赶败军,就像驱赶羊群一样。

而主力部队则留在后面休整待命。

那些官军中若有人实在无法继续前进,便成了俘虏,当然也有不少因无力支撑而被补上一刀。

一路上,不断有逃窜的官军听到背后同僚临终前的哀嚎。

这种情形让官军充满恐惧,他们不敢停下脚步,也无法判断身后究竟有多少敌军。

“应该有不少吧!”许多溃兵心中如是想,反正这不是他们能够抗衡的对手,对方只要发起冲锋,他们必定不堪一击!

天色渐晚,邓宗弼抬头看见前方有个小镇,便询问:“这是什么地方?”

这座小镇外围环绕着一圈低矮的围墙,仅一人多高。

然而此时,镇外空无一人,镇口也被封锁。

没有人愿意让自己的家园沦为战场,尤其是败军与匪徒交锋的地方。

镇里的居民以实际行动表明立场,他们不会主动帮助所谓的官兵。

要知道,官兵往往比匪徒更糟。

\"我怎么知道?\"辛从忠苦笑着说道,日头已偏西,但梁山骑兵依然紧追不舍。

仿佛悬于头顶的利剑,虽未落下,却让人提心吊胆。

死亡本身并不可怕,最煎熬的是等待死亡的过程。

\"继续前进,跟不上就别管了。”邓宗弼咬紧牙关,现在根本没有休息的机会,梁山匪徒就在身后,他们必须硬撑下去。

于是,又过了两个时辰,天已入夜。

邓宗弼、辛从忠率领的三支队伍仍在向西溃逃,速度已如蜗牛般缓慢。

这时,紧随其后的梁山军逐渐拉长阵型,形成一个完美的弧形包围圈,如同巨网般逼迫官兵不断前行。

\"糟了,他们追上来了!\"

\"快跑,梁山匪军又来了!\"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天命所归:观主在上

小小明秋

大宋:开局金军围城,宰相辞职

猪皮骑士

三姝破局:幽冥玉佩之谜

文苓笔墨

废土之王

笑死鸟

恶雌肥丑胖,开局五个兽夫修罗场

言尽书

四合院:我贾东旭!坐拥娇妻红颜

迷蝶龙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