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5章 埋伏
姜向春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145章 埋伏,水浒:水泊梁山今天反了,姜向春,海棠小说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张叔夜出府衙后,看到高俅的士兵丢盔弃甲,一脸惊恐与狼狈,实在难以理解十万大军竟在半日内就惨败而归。
张叔夜上前行礼,问道:“太尉,难道是中了敌人的埋伏?”
高俅怒视张叔夜,呵斥道:“我的事情何时轮到你插嘴?速速为我腾出府衙,我要在这里商议军情。”
张叔夜见高俅沉默寡言,也不敢多问,便派遣亲信前去探查。
不久后,张叔夜将府衙空出,还向城中一富户借了一处宅院供官员办公。
此时,亲信返回复命。
亲信禀报:“大人,小人询问了那些溃兵,得知高太尉离开济州后,在途中遭遇贼寇,双方展开激战,十万大军惨遭重创,几乎全军覆没,仅数百人侥幸存活。”
张叔夜听罢震惊不已,原以为高俅不过小败,没想到竟是如此惨烈的大败。
十万大军,即便只是猪群,也不该片刻间就被屠戮殆尽,这究竟是怎么回事?
张叔夜百思不得其解,不知是梁山过于强大,还是高俅能力不足,亦或朝廷军队早已腐朽至此?
张叔夜遣退亲信,随即找来徐和,感慨道:“溶夫兄,果如你所料,高俅十万大军竟溃败至此,仅剩数百残兵逃回。”
徐和闻言同样大惊,虽猜到高俅可能失败,却未料到会这般惨烈,这无疑是全军覆没。
徐和稍作冷静,说道:“嵇仲兄,溃兵进城定会扰民,应尽快安排人手防范。”
“多谢溶夫兄提醒!”
张叔夜醒悟过来,急忙唤来杨腾蛟,后者现为城中巡检,掌管青壮力量。
杨腾蛟拱手问道:“大人有何差遣?”
张叔夜嘱咐:“朝廷大军败北,我担忧溃兵进城后会引发诸多问题,你率乡勇巡逻,莫让溃兵滋事。”
杨腾蛟点头称是:“属下遵命!”
话音未落,街上已是一片喧嚣混乱。
张叔夜出门查看,只见城内满是溃兵,皆是从战场上败退归来的。
正巧有十几名士兵聚集在一家酒楼外,大声辱骂:“废物!我们刚从战场下来,还不快给我们腾地方!”
“若非我们斩杀贼寇,你们哪有安逸日子过?”
店里伙计望着满堂狼狈不堪的溃兵,原本的客人早已被吓跑。
他如何敢与那些气势汹汹的士兵交涉,只能小心翼翼地赔着笑脸。
“啪——”一名士兵上前一巴掌扇向伙计,骂道:“老爷们和你说话呢,别敬酒不吃吃罚酒!赶紧收拾出张桌子,否则休怪我们对你不客气。”
张叔夜见状呵斥道:“大胆!你们不与梁山贼寇正面交战,竟敢欺压百姓,这成何体统,真真是我大宋禁军的耻辱!”
“嘿,哪来的愣头青!”
“这家伙胆子不小嘛!”
士兵们满是嘲讽地回头,看到张叔夜穿着官服,立刻噤若寒蝉。
张叔夜冷冷说道:“站在这里胡闹作甚?还不速速返回军营!若再胡作非为,必严惩不贷!”
宋朝武将地位本就低于文官,这些粗鄙的士兵怎敢招惹张叔夜,嘟囔几句后便散开了。
张叔夜遣散士兵,嘱咐杨腾蛟巡查四周,自己则火速前往衙门求见高俅。
听闻张叔夜再次来访,高俅不悦道:“告诉他,本官公务繁忙,不见客。”
……
贾居信劝道:“大人暂且息怒,如今正是关键时候,张叔夜西线屡建奇功,不妨召他商议应对之策。”
尽管高俅素来对刚正不阿的张叔夜心存芥蒂,但并未质疑他的能力。
听完贾居信建议,便点头命人传唤张叔夜。
张叔夜调任知州前是礼部侍郎,从三品官职;高俅则是殿前都指挥使,从二品官职。
虽官职接近,两人地位悬殊,尤其在皇上面前的恩宠更不可同日而语。
“下官张叔夜拜见高太尉。”张叔夜行礼后说道。
高俅希望张叔夜出谋划策,态度也缓和不少,问道:“张大人此来所为何事?可是有紧要之事相告?”
济州城内突然传来喧嚣声,高俅急切地询问缘由。
亲兵回报称,两名士兵为争夺一名青楼女子大打出手,引来更多同袍介入冲突。
此事在混乱中进一步升级,甚至导致一名乡勇误伤士兵。
如今陈州、洳州两地的军队及济州乡勇集结于城门附近,上千人陷入械斗,后续溃兵只能改道其他入口。
高俅听罢,气愤地质问为何因区区一名女子引发如此混乱。
他随即命令党世英率军 ** ,将所有涉事人员抓捕归案。
然而,张叔夜劝阻道,如今军心尚未稳定,贸然行动恐引发更大 * 乱。
高俅深思片刻,最终采纳建议,决定仅惩处挑起事端的两人。
“若他们已遭遇不幸,大人不妨赦免其余人等,全军出城驻扎,否则恐再生变数。”
高俅此刻也无计可施,便点头应允:“就按你说的去做吧。”
这时,贾居信开口道:“太尉,城内如今发生冲突,此事与杨腾蛟脱不了关系。
若非他未能管束好部下,致使士兵失控,怎会有今日局面?”
“依我之见,杨腾蛟必须受到追究,否则如何对得起阵前将士?否则恐怕会引发更大的 * 乱。”
张叔夜听罢,急忙说道:“太尉,杨腾蛟不过是履行职责,即便有人伤亡,也不能全怪在他身上,怎可将其拘捕?”
贾居信反驳道:“杨腾蛟纵容部下,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。
若不惩处,怎能令将士信服?说不定还会激起更大的叛乱。”
张叔夜再次恳求:“大人……”
高俅心中一动,打断了张叔夜,说道:“杨腾蛟纵容部下失控,导致大 ** ,若我不加以严惩,岂不是让朝廷法纪形同虚设?”
“张大人,你不要再为杨腾蛟辩护,否则便是包庇罪犯。
回京后,我定会弹劾于你。”
“还请大人三思!即便要问责,也只需惩治那些肇事者,与杨腾蛟何干?”张叔夜依旧坚持。
“好了,本官还有要事处理,张大人请回吧。”高俅态度坚决,直接让人将张叔夜请出府衙。
张叔夜无奈,只能离开,不久便传来消息,党世雄已率军平息了 ** 。
杨腾蛟以及两名挑起事端的士兵,已被捕入狱,等待最终判决。
张叔夜叹了口气,又找到徐和,简述了情况后问道:“溶夫,可有办法救助杨腾蛟?”
徐长生摇头道:“高太尉为何如此不分轻重?即便杨腾蛟管理不当,也不该将他关押。”
徐伟生则说:“或许是形势所迫,不得不采取非常手段。
如今朝廷刚刚战败,军心动摇,杨腾蛟的下属又 ** 了士兵,若不严厉处置,恐怕难以服众。”
“张大人莫忧,待 ** 事态平息,您再去为杨腾蛟求情时,高太尉或能网开一面,放他一条生路。”
徐青娘在一旁听后轻摇螓首,“两位兄长的想法稍显天真。
朝廷此次出动十万大军,志在彻底剿灭梁山。
然而,今日一战,大军惨败而归,加之蔡京刚遭罢免,朝局正处动荡之际。
即便高俅深受圣眷,恐也难逃牵连,这分明是他急于寻找替罪羊。”
徐长生闻言惊诧,“杨腾蛟不过是一名小官,高俅即便要找替罪羊,又怎能让他承担如此重责?”
徐和缓缓摇头,“是否担当重责,并不取决于职位高低。
待高俅返回朝堂,只需将杨腾蛟的罪名无限放大即可。
只要高俅一口咬定战败乃因杨腾蛟失职,再辅以朝中势力相助,凭借皇上的信任,他至多受到些轻微惩罚。”
徐长生与徐伟生顿时醒悟,随即怒斥高俅 ** 。
张叔夜亦叹息不已,他对奸佞构陷之术岂会不知,只是不愿深思。
徐青娘继续说道:“张大人,小女子倒有一计,可助杨腾蛟脱困。”
张叔夜急问:“贤侄女有何妙策?”
徐青娘道:“梁山之主精通兵法,如今十万大军溃败,主力正在城外集结,他极可能趁夜袭击大营。
大人可向高俅提议,率部埋伏于外,名义上让杨腾蛟戴罪立功。”
张叔夜沉思片刻,点头称许:“贤侄女智谋过人,就这么办!”
此时,济州陷入混乱,而郓城县的梁山营地同样忙碌不堪。
此役俘获两万余敌军,几近梁山总兵力一半,如何妥善安置这些俘虏,着实费尽心力。
梁山诸首领本以为此次大战必是持久战,未曾料到一场遭遇战便令官军几近覆灭。
梁山大营内正举办盛大的庆功宴,而济州府的人却只能借酒消愁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