姜向春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133章 喜悦,水浒:水泊梁山今天反了,姜向春,海棠小说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步军第十八军,徐宁为正,邹渊与邹润为副手。

步军第十九军,云天彪为主将,娄熊与谢德为副手。

水军第一军,阮小二为正,阮小五与阮小七为副手。

水军第二军,李俊为主将,童威、童猛与张顺为副手。

聚义厅上,各人各司其职,人人尽其才。

步军主力近七万,还不算预备军及其他力量。

徐悟锋满怀信心,只待新年过去,便要让赵宋朝廷为之震动。

(章节部分内容因故被调整,敬请期待后续更新。

**冬季渐深,再过一两个月便是年底。

梁山攻陷大名府后,将城中财物搜刮殆尽。

梁中书既心疼损失,又忧心忡忡,因丢失大名府之事,他曾遭不少弹劾。

尽管有蔡京保全,但大名府地位特殊,远非济州或郓州可比。

新年一到,梁中书的大名府留守之位恐难保全。

大名府富庶繁华,梁中书虽不舍离开,也只能接受现实。

失去大名府后,梁中书能免于问罪已属不易。

在职期间的最后时光,梁中书彻底放开手脚,竭尽所能搜刮民脂民膏。

一方面是为了填补先前的亏空,另一方面则是筹备人脉运作的费用。

若想再次谋得肥缺,少不了要花重金打点关系。

大名府内的诸多富户,自然成为梁中书的重点目标,特别是首富卢俊义。

然而,以梁中书如今的地位,即便觊觎卢俊义的财富,也需要一个合适的借口。

直接动手无异于自毁前程。

经过一番暗中调查,梁中书竟有所斩获:卢俊义的管家李固,竟与他的娘子贾氏不清不白。

梁中书闻讯大喜,立即召见李固,授意其构陷卢俊义。

李固被请来时心存疑虑,没想到梁中书竟打算对卢俊义下手,顿时大惊失色:“大人此举万万不可啊!”梁中书冷笑:“你与贾氏之事,若让卢俊义知晓,后果如何,你心中有数。”冬日寒冷,李固听得冷汗直流。

卢俊义武功高强,得罪他无异于自寻死路,更何况卢家世代扎根大名,根基深厚,绝非他能够抗衡。

李固思虑再三,意识到自己与贾氏的秘密迟早会败露。

既然梁中书有意对付卢俊义,何不借此机会除掉对方?如此一来,他不仅可保全自身,还能收获巨额财产。

于是,李固跪拜梁中书道:“愿听大人调遣!”梁中书闻言笑逐颜开。

……

卢俊义生性笃信鬼神,这个时代的人大多如此。

吴用假扮算命先生,一套漏洞百出的说辞竟能让他深信不疑。

腊月将近,卢俊义如往常般前往城外寺庙祈福,嘱咐燕青、李固在家妥善照管事务。

谁料卢俊义刚离开,一队官兵便来到卢府,燕青急忙询问来意。

为首的官员冷笑一声:“有人告发,卢俊义暗通叛匪,图谋不轨,我受相公之命,特来缉拿。”

燕青急切道:“大人明察,我家主人清白无瑕,怎会与叛贼有染?这其中定有误会!”

那官员冷声道:“你的辩解毫无分量,李固何在?让他现身说明!”

李固应声而出,弯腰赔笑道:“各位大人久候,小人正是李固。”

官员问:“是你举报卢俊义勾结叛贼?可有真凭实据?”

李固面露媚态,答道:“自是有的,烦请大人随小人前往查看。”说罢领着官兵直奔卢府。

燕青心中一沉,隐约感到事态不妙。

众人在李固引领下抵达卢府书房,只见贾氏已立于门前,似在等候。

那官员打量贾氏,见她容貌端庄,却暗想:这般美艳女子,却心怀叵测,竟与外人合谋加害夫君。

官员依照梁中书交代,对贾氏说:“你是卢俊义的妻子?传闻他勾结逆贼,如今有何证据?”

贾氏行礼后道:“证据就在书房,大人请随我来。”

众人入内,贾氏指向屏风,说:“诸位请看,昨日卢俊义离家时,在这里留下一首诗。”

诗曰:“芦花深处一扁舟,俊杰由此启航游;义士若晓其中意,返身避难可无忧。”

官员明知故问:“这首诗并无异常之处。”

李固忙补充:“大人英明,此诗首字相连正是‘卢俊义反’。

小人虽不敢违背良心,但若卢俊义真与叛贼勾结,大名府岂非早已危矣?”

官员怒喝:“好个卢俊义,心怀叵测,果真与叛贼暗通!来人,速将卢府上下押走,交由府尊裁决!”

燕青凝视屏风上的字迹,确为卢俊义所写,但他坚信非主人亲笔。

世间才智之士众多,仿写他人笔迹并非难事。

燕青心思敏锐,早已察觉贾氏与李固之间的私情,多次试图提醒卢俊义,但卢俊义始终未加理会。

当前的局面,显然正是贾氏与李固串通一气,意图构陷卢俊义。

然而,燕青未曾料到,这场阴谋的背后真正主导者,竟是梁中书。

而屏风上的所谓反诗,亦是梁中书精心策划的结果,所谓“捉贼拿脏”,不过是其布局的一部分。

李固作为内应,让整个计划毫无破绽。

如今,贾氏与李固充当人证,屏风上的“证据”成为物证,人证物证俱在,卢俊义已陷入绝境。

燕青见局势危急,当机立断,悄然离开卢府,以免自身也被牵连,否则谁还能为卢俊义传递消息?

卢俊义祈福归来,途中遇到狼狈不堪的燕青。

燕青将他引至僻静处,告知实情:李固与贾氏已向官府举报卢俊义勾结梁山,梁中书下令抓捕家中老小,抄没财产。

燕青侥幸逃脱,日夜守候城门,以防卢俊义贸然进城。

卢俊义听后又惊又怒,斥责燕青胡言乱语,质疑自己的娘子不会做出这种事。

燕青见卢俊义不信自己的劝告,唯恐他贸然入城遭遇不测,只能硬着头皮说道:“主人平日只专注于练武,却不曾细思利弊。”

“李固此人背信弃义,早已与贾氏勾结,现今正诬告主人,意欲促成二人成婚。

主人若去,恐将陷入险境!”

卢俊义听罢,顿时气得面色发青,一脚踢翻燕青。

燕青不敢躲避,只是伏地叩首:“小乙不敢 ** 主人,若是有一字虚言,甘愿受罚,即便粉身碎骨亦无怨言。”

看到燕青这般模样,卢俊义的情绪稍有平复,忽然忆起燕青曾经也曾隐约提及过李固与妻子间的嫌隙。

只是当时卢俊义认为燕青因常出入风月场所而多有猜忌,便严厉训斥了他。

随后卢俊义又记起,有一次他锻炼归来,恰巧撞见李固从自己房中走出。

李固当时显得颇为慌乱,辩称是去向贾氏汇报事务,随后又在门外详细说明了家中的一些情况后才离开。

卢俊义越想越是疑虑,已然相信燕青所言 ** 分,心中怒火渐盛,既愤于遭受如此奇耻大辱,又痛恨李固的忘恩负义。

卢俊义面容冷峻,注视着连连磕头的燕青,沉默片刻后才将他扶起:“小乙,我一直知道你是忠诚之人,只可惜过去被奸人所惑,未能采纳你的忠告。”

燕青道:“从小承蒙主人养育,怎能不尽心尽力守护主人平安。

只恨当年贪生怕死,若非如此,早该除掉那对奸佞,主人也不至于陷入今日困境。”

燕青逃离大名府后,在附近的村庄暂避数日,后来反思悔恨,当时为何不直接射杀那对奸夫 ** 。

望着昔日意气风发的燕青,如今却落魄不堪,卢俊义不禁叹息:“小乙,你已做得足够出色,只怪我目光短浅,收留了这个不知感恩之人。”

“不过,我们家族世代居住于此,大名府中的官员哪个不认识?梁中书或许也被蒙蔽了 ** ,我这就前往官府说明原委,届时定会将那对奸佞绳之以法。”

燕青听闻此言,急切地劝阻道:“主人切勿如此!俗话说得好,公人爱财,犹如蚊虫见血。

阎罗殿上,可没有放鬼回来的规矩。”

“主人身为大名首富,河北一带无人不知。

如此巨额财富一旦落入梁中书之手,他怎会轻易归还?即便他知道主人是被冤枉的,也不会主动澄清 ** ,反而可能借机构陷,甚至取您性命,以独吞您的家产。”

卢俊义虽对官场之事兴趣不大,但也明白每年维持家族地位需花费大量银两打点官员。

听了燕青的话,他有些迟疑。

然而,想到自己在大名的深厚人脉,卢俊义自信满满地说:“我家在大名府中地位显赫,若我亲自前往申诉,城中士绅必定鼎力相助,谅那梁中书也不敢妄加刁难。”

说完,他便迈步向城内走去。

燕青急忙上前阻拦,恳切说道:“主人三思!梁中书为官贪婪,恐怕会被钱财 ** ,害了您。”

卢俊义坚定地回应:“我家世代经营,岂能因一时困境而衰败?我现在就去官府鸣冤,你就在此等候我的消息吧。”

燕青再次劝阻:“主人万万不可冒险!既然有人诬陷您与梁山勾结,为何不干脆联络梁山,请他们派兵攻打大名,除掉这些陷害您的恶徒?”

“我和许贯忠交情匪浅,徐海寨主也很敬重您。

只要我们向梁山求助,他们定会应允!”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天命所归:观主在上

小小明秋

大宋:开局金军围城,宰相辞职

猪皮骑士

三姝破局:幽冥玉佩之谜

文苓笔墨

废土之王

笑死鸟

恶雌肥丑胖,开局五个兽夫修罗场

言尽书

四合院:我贾东旭!坐拥娇妻红颜

迷蝶龙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