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1章 竟敢如此无礼!
姜向春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121章 竟敢如此无礼!,水浒:水泊梁山今天反了,姜向春,海棠小说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目睹步兵重装失败后,呼延灼派遣了连环马,徐悟锋随即微笑。
盾车后方部署了刀斧手、勾挠手及徐宁训练的钩镰枪队。
待梁山准备完毕,连环马也抵达战场,每十人一队,三队成排,共计十排三百骑。
当冲锋在前的骑兵看见盾车上插满寒光闪闪的倒刺铁枪时,尽管只能看到双眼,仍能感受到他们的镇定。
徐悟锋注意到眼神里的恐惧,甚至看清了有人试图解开束缚铁链的动作,显然他们不愿坐以待毙。
即便身披厚重铠甲,面对重骑兵的巨大冲击力,被一根根铁枪刺穿身体也是不可避免的结局。
一旦连环马开始奔跑,哪怕前方有危险,也很难迅速切断铁链停下脚步。
砰!砰!砰!
第一排三组连环马猛然撞向盾车阵,在一片凄厉的惨叫中,三十名重骑兵纷纷跌 ** 背。
运气稍好的摔下马还能存活,运气差些的则直接被铁枪贯穿身亡。
早已严阵以待的刀斧手和勾挠手迅速上前,挥舞着手中的武器,无情地收割着这些骑兵的生命。
呼延灼捋着胡须,表情沉重。
他没想到梁山好汉竟有这样的手段。
不过这在他意料之中,据说梁山人才济济,想出这种计策并不稀奇。
损失三百骑兵对他而言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。
尽管他在高俅面前信誓旦旦地夸耀自己的五千精锐骑兵,但只有他自己清楚,部下不仅缺少足够的战马,长期缺乏实战经验也让他们的战斗力大打折扣,绝非能承受硬仗的队伍。
身为将门之后,呼延灼怎会不知连环马的最大隐患?一旦有一匹马倒下,就会牵连其他骑兵,可谓一败俱败。
实际上所谓的连环马并非真的用铁链连接,而是指重骑兵协同冲锋,宛如一道移动的壁垒。
外界以为是铁链相连才称为连环马,实则是为了弥补手下骑兵默契不足的权宜之计。
这种阵型需要真正的精锐才能施展。
然而用铁链串联后,一旦战斗不利,想撤退都变得困难,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推进。
每十人一排虽然存在致命缺陷,但其带来的震撼效果依然不容小觑。
呼延灼精心策划的连环马攻势,本以为能一举击溃敌军,可万没想到对方竟布下盾车阵。
首批三百连环马陷入盾车阵后,重甲骑兵失去冲击力,迅速陷入被动,被梁山士兵用钩索拽下马,随后遭刀斧手击杀。
三百连环马直接冲击盾车阵,虽全军覆没,但也摧毁了第一排盾车。
呼延灼见状再次吹响号角,指挥后续三百具装铁骑发起冲锋。
他不信这盾车阵能挡住他的铁骑。
战马疾驰,如巨石碾压般冲向盾车防线。”噗嗤!”一声枪刺入马腹,骑士摔 ** 下。
后续骑兵见状减缓速度。
颜树德怒吼一声,挥斧斩断一匹马的脖颈,将其击毙。
连环马陷入混乱,被梁山士兵分割围剿。
不多时,多匹战马倒地,骑兵被逐一解决。
呼延灼不甘失败,再次派遣三百连环马。
徐悟锋则下令,待勾镰枪队出击后,其余部队撤退,准备总攻。
“遵命!”众将肃然领命。
眼见第三轮连环马逼近,徐宁怒喝:“养兵千日,用兵一时,出击!”话音刚落,他便率先策马而出。
“杀呀!”
身后勾镰 ** 们见连环马并无想象中的可怕,士气高涨,如同注入 ** 般高喊着冲上前去。
两军渐近,即将交锋之际,徐宁骤然勒马停下,再度高呼:“动手!”
随着命令下达,梁山士兵瞬间止步,蹲伏下来,牢牢握住勾镰枪,目光死死锁定连环马的马腿。
转瞬之间,连环马已至眼前,梁山士兵挥动勾镰枪齐发。
伴随几声战马哀鸣,首排连环马的马腿齐齐被斩断,顿时人仰马翻。
“继续进攻!”
徐宁再次大吼,持枪士兵迅速转移目标,对付后续的连环马队伍。
“钩镰枪!”
呼延灼目睹此景,震惊得目瞪口呆。
早前梁山的盾车阵让他疏忽了徐宁及其家族标志性的武器。
在钩镰枪面前,连环马队形如待割的麦穗,一旦有一匹倒下,整个序列都会连锁崩溃。
没多久,这三批连环马全数倒在钩镰枪下。
徐宁确认任务完成,随即带领部下返回梁山阵营。
连环马阵瞬间瓦解,徐悟锋抓住机会大喊:“全线冲锋!”
“杀呀!”
号令传出,战旗随之摇动。
早已跃跃欲试的梁山英雄宛如猛虎下山,席卷向官军阵地,震耳欲聋的喊杀声让天地为之动容。
林冲与栾廷玉率骑兵从两侧包抄官军。
军阵内,五十辆奔雷车齐头并进,由马匹拉动,似凶猛野兽咆哮前行,直逼官军阵地。
官军本就士气低迷,见梁山大军压境,顿时手脚瘫软,再望见那狂奔而来的奔雷车,更是惊恐万分,魂飞魄散。
呼延灼察觉形势不利,连环马屡次受挫,部下士气低迷,而梁山一方却士气高昂,实在难以抗衡。
然而此刻撤退已为时已晚,梁山兵马已然逼近。
众头领率军冲锋,所到之处敌军溃散,官军被迫后退。
奔雷车冲入敌阵,上层石炮不断发射,中层箭矢齐发,底层长矛挥舞,所向披靡,令官军四处逃窜。
呼延灼挥舞双鞭,攻势凌厉,每一下都夺走一名梁山士兵性命,无人可挡。
呼延灼心急如焚,深知不宜久战,立刻下令鸣金收兵。
“呼延灼休走!梁山好汉卞祥前来会你!”声音刚落,只见一位壮汉策马而来,身宽体阔,手握巨斧,气势汹汹。
话音未落,卞祥已杀至眼前,几名亲兵迎上,却被他轻易击倒。
呼延灼凝视来者,眼中闪过一丝锐利光芒,此人武艺超群,让他暗自惊叹梁山藏龙卧虎。
“受死吧!”卞祥高举巨斧,猛力劈下,呼延灼侧身躲避,却不料斧头中途转向,朝他腰部斩来。
这一变化令呼延灼大惊,暗忖此人力量惊人,斧头如此沉重,竟被随意操控,可见其力大无穷。
呼延灼不敢怠慢,舞鞭迎战,两人激斗正酣。
眼见四周梁山援军渐多,呼延灼明白若不及时脱身,恐将陷入重围,到时再想突围就难了。
呼延灼故意露出破绽,挥舞双鞭将卞祥击退,随后驱马朝营寨方向疾驰而去。
呼延灼奋力突围,好不容易撕开一道口子,刚行不远,就发现前方有人堵截。
他定睛一看,只见来者头戴交角铁幞头,额系大红罗抹额,身披百花点翠皂罗袍,铠甲乌光闪亮,胯下一匹乌骓马,手持竹节虎眼鞭——正是病尉迟孙立。
呼延灼怒喝道:\"前面何人?竟敢阻我归路,莫非活得不耐烦了?\"
孙立哈哈大笑:\"在下孙立便是。
听闻呼延将军威名已久,特奉寨主之命在此恭候。
若将军愿意投诚,与我等共聚义举,岂非美事?\"
\"大胆狂徒!竟敢如此放肆!\"
呼延灼暴吼一声,催动踢雪乌骓,双鞭齐挥,直冲孙立杀去。”冥顽不灵!\"孙立冷哼一声,纵马迎战。
二人在混战中交锋三十余回合,难分高下。
呼延家的鞭法虽精妙,但因铁鞭较短,遇到使用长兵器的对手时,往往要先稳住防守,再图进攻。
若实力差距悬殊,则可直接压制;若旗鼓相当,则需持久周旋。
回顾原着,呼延灼的战绩大多呈现胶着状态,这与其家传武艺的特点密切相关。
呼延灼见一时难以击败孙立,便双鞭逼退对方,迅速驱赶踢雪乌骓,率残部撤退。
踢雪乌骓速度极快,孙立终究未能追赶上来,只能目送呼延灼离去。
呼延灼仓皇逃至营寨外,方觉稍安。
望着惊恐不已的守卒,他心中满是苦楚。
留守的胡春闻讯赶来,见呼延灼形容狼狈,料想战事失利。
然而,此次败绩太过惨烈,当日出征三万大军,如今回营的却仅剩四五千人。
呼延家引以为傲的连环马,难道真的不堪一击?
胡春轻轻抿了抿嘴,道:“呼延将军请进寨中休整,由我领兵抵御敌寇。”
“不必了,韩滔他们还未返回,我在此稍作等待即可。”呼延灼面色凝重地说。
不久,韩滔、丘岳、周昂带着残兵陆续归来。
呼延灼立刻派人核查人数,却发现仅剩万余人,不到出发时的一半,顿时心头冰凉。
“京城附近怎会有这般强敌!”
出师未捷身先死,长使英雄泪满襟。
呼延灼虽仍安然无恙,但他此刻的心情正如这句诗所言。
此次受命出征,呼延灼满怀壮志,渴望建功立业,为家族增光,不辱呼延氏威名。
然而踏入济州后,先是韩滔损兵折将,接着彭玘遭擒,今日满怀希望派遣连环马出击,竟遭遇惨败。
三万大军折损过半,归来者仅余万余,加上守营将士,总兵力不过两万有余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