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9章 不合礼数
姜向春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59章 不合礼数,水浒:水泊梁山今天反了,姜向春,海棠小说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另一边,强盗们也发现了杨林等人,立刻摆出敌意。
忽然间,杨林惊呼:“前面可是邓飞兄?”
红脸汉子微怔,仔细打量杨林一番,随即喜形于色:“这不是杨林哥吗?多年不见,你怎么到蓟州了?”
杨林大笑,快步上前。
这火眼狻猊邓飞是他旧识,当年二人合伙做生意,虽是些拦路劫掠之事。
邓飞是盖天军襄阳府人士,因其双眼赤红,江湖中人称他为火眼狻猊。
他的这双赤红的眼睛实属天生,早年加入绿林后,不知为何传出他吃过某种特殊之物的说法,且越传越夸张。
对此,邓飞并不在意,还故意放任这些传闻流传,以此震慑他人。
他本身武艺高强,尤其擅长使用铁链,让敌人难以接近。
杨林与邓飞分开时,是因为势力单薄,绿林中的营生难以维系,于是选择金盆洗手,投身正途。
然而,正道之路同样艰难,几年后杨林再次回归绿林,没想到邓飞也走上了同样的路。
“我此次来到辽国,是为了东家委托,采购一批战马。
兄弟,你怎么会在此饮马川?”杨林笑着询问。
邓飞听后叹息一声,“当年与兄长分别时,带了些资本打算做正当生意,谁知赔光了,无奈之下又回到绿林。”
“原来如此。”
杨林点头继续问,“我听说饮马川上有一伙强盗,难道就是你?”
邓飞回答,“正是小弟,除了我之外,另有两位豪杰,聚集了一百多人,在此劫掠为生。”
杨林听完这话,再看着眼前这位火眼狻猊,心中油然而生一种莫名的优越感。
同样是落草为寇,杨林显然混得更出色。
广袤八百里的梁山水泊,如今已拥有万余兵力,装备精良,训练有序,连官府都忌惮三分。
在整个山东、河北地区,能有这样的规模与气势的山寨屈指可数,即便放眼全国,也是罕见的存在。
更重要的是,梁山现在打出的口号是“替天行道、除暴安良”,被百姓视为劫富济贫的英雄。
如今杨林在梁山聚义厅占据重要位置,深得寨主徐悟锋的信任。
之前杨林与邓飞合作时,仅能算作普通的拦路抢劫,虽然尽量避免伤害性命,但与现在的梁山相比,完全不可同日而语。
两者之间在理念上有着天壤之别。
杨林微微一笑,想起了一件要事,便开口问道:“兄弟能否告知,贵寨的两位豪杰尊姓大名?”
邓飞答道:“寨主兄长名为裴宣,祖籍京兆府,原是本府六案孔目,精通文案事务。
他为人忠诚正直,聪慧机敏,从不敷衍了事,乡民称其为‘铁面孔目’。
此外,他还擅长枪法、棍术及剑术刀法,智勇双全。”
“去年年末,朝廷派遣一名 ** 官员至此地,寻衅滋事后将其流放沙门岛。
当时我恰好赴山东处理事务,遇此变故,便出手 ** 了押送的差役,救下裴宣,并因其年长推举他为寨主。”杨林点头表示认可,但心中对这位铁面孔目并无印象。
邓飞接着说:“另一位兄弟名叫孟康,祖籍真定州,擅长打造各类船只。
因不满催逼而误杀提调官,被迫隐入山林,直至去年才与我相逢,如今也加入饮马川。”
杨林听后眼前一亮,此次前来饮马川正是为了结识这位技艺非凡的孟康。
他的造船才能一向闻名,应属一流。
杨林随即说道:“能否为我引见这两位义士?”邓飞爽快回应:“自当如此,请随我进寨叙话。”
……
不多时,一行人抵达山寨,裴宣与孟康已接到消息,得知邓飞来访,遂出门迎接。
经邓飞介绍,杨林与二人相识。
他先打量起孟康,见其仪表堂堂,肌肤细腻白皙,难怪被人唤作“玉幡竿”。
再看裴宣,果然气度不凡,体态富态而沉稳,虽落草为寇,却毫无粗鄙之气。
裴宣作为寨主,热情邀请众人入厅落座,并命手下备办酒食款待。
酒席间,邓飞留意到杨林穿戴考究,尽是上等绸缎,分明是一位富贵公子。
身旁更有十名护卫随行,个个健硕有力。
多年未见,杨林已非往日模样,据说此番是为购马而来,难道他攀上了什么显赫人物?邓飞心中暗自揣测,忍不住问:\"杨林兄,这些年来您在何处谋生?\"杨林微微一笑:\"现下我在山东一带活动。”邓飞听后感慨:\"那里倒是块福地啊!\"裴宣点头附和:\"去年我被流放沙门岛,途径山东时听说济州有座梁山泊,连官兵都败于他们之手,如今声势浩大,确有此事吧?\"孟康接话:\"我也有所耳闻,那梁山泊义薄云天,替天行道,惩恶扬善,从不欺凌百姓,堪称绿林楷模。”
杨林见三人对梁山泊颇为赞赏,便坦诚道:\"诸位或许不知,我如今正是梁山泊首领,在聚义厅占有一席之地。”邓飞、裴宣、孟康皆大惊失色。
邓飞急切地抓住杨林:\"原来如此!我还以为你攀上了贵人,没想到竟是梁山泊!既如此,为何不带上我这位兄弟?\"杨林朗声大笑:\"实不相瞒,此次北上来此,一是为山寨采购战马,二是特意为三位而来。”
\"为咱们而来?\"三人疑惑不解。”我家寨主早就仰慕三位威名,特邀请上山 ** 大事,不知三位意下如何?\"杨林此举深谙人情世故,他本只为孟康而来,但眼下饮马川除孟康外还有邓飞与裴宣。
若直言只为孟康,恐让二人产生隔阂,于是改变了措辞。
裴宣、邓飞、孟康闻言均面露喜色,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,梁山泊乃赫赫大寨,宛子城、蓼儿洼环绕四周,烟波浩渺,兵强马壮,远胜饮马川百倍。
北地民风剽悍,劫道之事并不容易,如今有了更广阔的天地,三人自然满心欢喜。
裴宣立刻说道:“我在寨中也有百余部下,财产大致能装满七八车,粮食草料暂且不论。
若贵寨不嫌弃我们身份低微,我愿带领众人投奔梁山泊。”
邓飞与孟康闻言均表示赞同。
尽管邓飞和孟康未多言,但裴宣本为孔目,因遭上级构陷,被流放至沙门岛,那地方犹如人间炼狱,进去的人鲜少能活着出来。
他对沙门岛的险恶早有耳闻,此次得邓飞相救,便毫不犹豫地上山落草。
如今得知有机会加入梁山大寨,自然更加坚定。
杨林听罢欣喜不已:“三位加入梁山,实乃幸事。
我家大哥知晓后定会十分满意。
诸位不妨准备行装,我正打算前往蓟州购置战马,办妥之后便一同前往梁山。”
“如此甚佳!”裴宣举杯相邀。
几人继续饮酒,裴宣提及辽国近况,引起杨林的兴趣。
他问:“辽国有何大事?”
裴宣放下酒碗,缓缓讲述:“去年九月,黄龙府一带的女真部落不堪契丹人欺压,起兵反抗,与渤海军交战。
女真首领完颜阿骨打箭射杀辽将耶律谢十,辽军随即溃散。”
“到了十月,女真乘胜攻占宁江州,掠夺大量战马与财物,震动极大。”
黄龙府的女真奋起反抗,根源在于天祚帝登基后,契丹贵族对生女真部落的剥削日益加剧。
女真地区盛产人参、貂皮、良马等物,契丹贵族对其需求极高,要求定期定量进贡,令女真人苦不堪言。
加之辽国边境官吏和奸商以低价强买女真货物,名为“打女真”,更令女真人怨声载道。
而且,每当辽使来访,女真不仅要提供丰盛宴席,还需挑选族中美貌女子陪侍,许多男性的尊严因此受损。
久而久之,女真对契丹人积怨已深,终于揭竿而起。
完颜阿骨打担任联盟长,称都勃极烈时,女真各部落的联盟已趋于稳固,具备了对抗辽国的实力。
当时的女真人仍秉持着掠夺即走的策略,并未有吞并辽国的想法。
正如古人所言,任何野心都会随实力增长而扩大,曹操起初也只想成为汉朝的一名将军。
杨林对此颇感兴趣,他听说过女真人,便问道:“这些女真攻城略地,辽国难道会置之不理?”
裴宣答道:“自然不会。
去年十一月,辽国派遣都统萧嗣先、副都统萧兀纳,率军进攻女真,集结于鸭子河北。”
“女真首领英勇无双,仅以三千七百兵力迎敌,辽军刚准备渡河时就被击退,女真趁机渡河登陆。”
“奇怪的是,女真上岸后,突然狂风骤起,尘土遮天蔽日,女真顺势出击,大破辽军,俘获大量车辆、马匹及武器装备。”
杨林惊讶地张大嘴:“这风来得恰到好处,仿佛老天都在助女真。”
“确实如此。”
裴宣继续说道:“随后,女真乘胜追击,分兵攻占了宁江州、宾州、咸州等地。”
“直到今年元旦,这群女真不仅建立了国家,还拥立他们的首领为皇帝,国号定为大金,随即向黄龙府发起进攻,再次重创辽军。”
杨林感叹道:“女真真是胆大包天,如此迅速称帝建国,辽国岂能容忍?恐怕很快会有大军前来 ** 。”
裴宣点头表示赞同:“兄弟所言甚是,我听商人们讲,女真如今兵力过万,虽战斗力强,但若辽国全力围剿,结局难料。”
裴宣并非穿越者,也缺乏长远目光,因此并不看好女真,认为他们只是逞一时之勇。
毕竟在大宋百姓心中,辽国一直是首屈一指的大国,压制大宋百余年,对辽人的畏惧早已深入骨髓。
“没想到这赫赫大辽国,如今也陷入动荡之中。”
杨林轻笑一声,未放在心上,举杯饮酒道:“莫论其他,且饮!”
在饮马川享用了美食,杨林随即向邓飞三人辞行,带领手下返回蓟州。
次日休整完毕,他前往蓟州的马市,联络了几位马商,又在城外租赁土地建立马场,开始收购良马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