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0章 贤婿
姜向春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50章 贤婿,水浒:水泊梁山今天反了,姜向春,海棠小说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陈希真笑着说道:“委屈贤婿暂时回避,既然来了,不妨留下一同用餐。”
徐悟锋点头应允:“甚好!”
陈希真吩咐老仆人准备酒菜,不多时,便端上一桌丰盛的宴席,三人遂在后厅落座。
饮了几杯之后,徐悟锋开口问道:“不知岳丈大人有何打算?是否要去我岳父家?”
陈希真点点头回答:“我想其他地方都难以容身,唯有前往你岳父家中,他与我最为契合,也只有他那里能让我们安心。”
徐悟锋提议:“岳丈不如先到我处暂住,也好见到阿秀。”
陈希真略作沉吟,说道:“倒是不错,只是恐怕会给你带来麻烦。”
陈丽卿则直接说道:“父亲,我们就去妹夫家吧,我也想见见秀妹妹,至今还未见过她呢!”
徐悟锋笑着宽慰:“岳丈无需顾虑,便是禁军教头林冲也在我的住处暂居,高俅前来亦不足惧!”
陈希真闻言微怔,道:“林冲竟然也在你这里?”
徐悟锋肯定地点头:“岳丈尽可放心,我的住处十分安全。”
陈希真沉默片刻,叹息着说道:“贤婿有所不知,我有一位兄弟名叫陈希义,当年与林冲比试争夺八十万禁军教头之位,结果被林冲重创,不到一个月便伤重去世。”
陈希真苦笑着开口:“他们俩都签了生死状,打得难解难分,各种手段都使出来了。
我能理解林冲,但想到我只有一个兄弟,还是难免心有不甘。”
徐悟锋不好劝慰,只能说道:“那一切就听您的吧。”
陈希真叹息一声:“你既邀请我去,我又怎能推辞?这些年做道士的经历让我明白些道理。
事情结束后,我会去找你。”
徐悟锋笑着回应:“如此甚好!我也不急,再等半月,咱们一起去济州。”
陈希真点头,突然问起:“听说济州下面有个水乡叫梁山水泊,山上聚了一群人,是否属实?”
徐悟锋轻咳一声答道:“确有其事。
虽然他们占据山寨,却不扰百姓,专挑恶霸劣绅。”
陈希真再次叹息:“连强盗都知道不伤百姓,像蔡京、高俅这样的奸臣却一味蒙骗圣上,视百姓如草芥,实在不如强盗。”
徐悟锋忍俊不禁:“你以为赵佶不知?花石纲的事,他岂会不清楚。”
徐悟锋不想在此事上与陈希真争辩,便只顾敬酒。
午饭后,徐悟锋没有多留,直接回了客栈。
刚进屋,杨林就凑过来,手里拿着个东西笑道:“哥,你看这是啥?是李师师给您的名帖,邀您今晚一聚呢!”
“李师师找我?”
徐悟锋有些惊讶,接过名帖一看,确实是李师师约他晚上见面。
“天啊!”
他暗自嘀咕:“我的魅力不至于这么大吧,才见过一次面,就让她念念不忘?”
见杨林盯着自己,徐悟锋严肃地说:“李行首定是想跟我讨论诗词,肯定如此!”
杨林一本正经附和:“哥说得对,李师师这般雅致之人,除了诗词还能有什么事?”
徐悟锋白了他一眼,转移话题:“小五、时迁、汤隆他们去哪儿了?”
杨林道:“汤隆自是要去探望他表兄,小五外出采买,时迁亦随行。”
徐悟锋点头,又问:“哥哥此番出行,可是为寻亲访友?不知是哪位?”
徐悟锋笑道:“正是玉仙观的陈希真,他是阿秀的姨父,岂非也是我的至亲?”
……
杨林心中微动,低声问:“哥哥莫非意在引这父女上山?”
徐悟锋点头称是:“陈希真武艺超群,智谋深沉,其女陈丽卿更是武艺非凡,若能得他们相助,自是极佳。
只是此人行事谨慎,需得费些心思。”
杨林道:“我等梁山好汉替天行道,谁人不知?若亮明身份,他陈希真断不会拒之。”
徐悟锋摇头道:“陈希真并非寻常之人,虽披了道袍,却对朝廷忠心耿耿,与江湖义士大相径庭。”
“若我是朝中官员,闻听梁山之名,第一反应会如何?”
杨林思索片刻,苦笑答曰:“定将我等视为眼中钉、肉中刺。”
徐悟锋道:“正因如此,此事不可操之过急,需另寻良策。”
杨林笑道:“这有何难?那陈道长独女待嫁,哥哥只需迎娶陈丽卿,还怕他不归顺?”
徐悟锋愣住,虽觉此计可行,却未立刻应允。
杨林继续怂恿:“男儿三妻四妾乃常事,待一切成定局,他陈希真纵有千般不愿,也只能接受了。”
徐悟锋翻了个白眼,道:“此事暂且搁置,以后再议。”
……
三天后。
“金枪班教头徐宁,因收受贿赂,证据确凿,按律当发配至偏远之地。”
“然官家仁慈,念及徐宁多年勤勉,忠于职守,且贿赂金额不大,又兼武艺出众,实乃难得之才,特予宽恕,免其重罪,改为降职为济州团练使,择日赴任。”
徐宁俯身跪地,恭敬答道:“臣定当恪尽职守,竭诚尽力,以报圣恩浩荡。”
昔日金枪班的教头,转眼间成了地方的团练使。
从皇帝近侍到地方武官,这落差犹如从云端跌入泥沼。
哗啦一声,狱卒打开枷锁,狱吏催促着:“徐教头快走,你的兄弟、妻儿都在外面等了很久。”
徐宁心中苦涩,自汤隆带来消息,说祖传宝甲给了王晋卿,他就明白这一切不过是个圈套。
连表弟和妻子都比他先得知,这不是再清楚不过了吗?
此刻还能说什么呢?怨恨小王都太尉吗?徐宁苦笑,虽是王太尉设局,但若不是小王都尉相救,他怕是早已难逃一劫。
至于高俅,徐宁咬牙切齿,却又无可奈何。
从前的王进、近期的林冲,哪一个不恨高俅?可高俅依旧权高位重,圣眷正浓。
这次横祸让他看透世情,大难不死后,他对建功立业再无兴致。
不如就在济州安顿下来,听闻表弟汤隆也在济州,正好可以常来常往。
在狱吏催促下,徐宁走出牢房,冬日的阳光虽不强烈,却让他感到格外温暖。
监狱太过阴冷,即便他身怀武艺,也难以承受。
大理寺外,汤隆带着妻儿前来接他。
汤隆迎上前,欣喜问道:“表哥,身体可有不适?”
“无碍,只是被关了些日子。”徐宁苦笑,目光转向妻子。
徐娘子牵着儿子,握着丈夫的手,含泪道:“官人总算是安然无恙了,去济州做团练并无不可,与其在东京提心吊胆,不如远赴他乡安稳度日。”
汤隆附和道:“娘子所言甚是!虽那地方州府的团练使比不上殿前金枪班教师前途广阔,但胜在自在逍遥。”
徐宁长叹一声,点头应允。
东京汴梁城中权贵云集,自己虽为金枪班教师,却始终低人一等。
徐宁对汤隆说道:“你说的那位出主意的人是你家主人,他在哪里?我想亲自致谢。”
汤隆犹豫片刻后答道:“需先告知我家主人,看他是否允许。”
“去吧,若非他提醒,我恐怕至今仍被囚禁。”徐宁点头,又安慰了妻儿几句,便返回家中。
汤隆前往客栈,将此事告知徐悟锋。
徐悟锋欣然同意,也想见这位金枪班教师,遂与汤隆一同拜访徐宁。
徐宁家。
“多谢大官人相助,让我得以脱困,特敬您一杯。”徐宁举杯向徐悟锋敬酒,一饮而尽。
“徐兄不必客气!”徐悟锋起身回敬,也将酒饮尽。
实话说,徐悟锋没想到会有如此巧合,徐宁竟被贬至济州做团练使,日后怕是要与自己对立了。
徐悟锋心中无奈,不知这算不算自食其果?
“这不过是举手之劳,况且咱们同宗,理应相助。
徐兄今后有何打算?”徐悟锋问。
徐宁叹息道:“还能怎样?今后就在济州,陪伴妻儿度过余生罢了。”
徐悟锋心中明白,经历此事,徐宁难免心灰意冷,但这也很正常。
身为皇帝近卫,却因祖传宝甲遭奸臣构陷,任人摆布,换了谁都会寒心。
不过这样最好,希望他对大宋朝廷彻底失望。
汤隆欲言又止,被徐悟锋以目光制止。
徐悟锋问:“徐先生何时启程?”
徐宁答:“尚有些事务待理,约三五天吧。
王太尉那边,我还须亲自登门致谢,京城旧友也得逐一拜访。”
汤隆愤愤不平:“表兄,这回灾祸皆因王太尉而起,你竟还要去谢他?”
徐宁苦笑:“虽是王太尉陷害于我,可知情者寥寥。
若我不去表示谢意,恐怕日后再生枝节。”
汤隆咬牙切齿:“高俅设局构陷,王太尉落井下石,兄长能忍,我却咽不下这口气,必要让他尝尝我的手段!”
徐宁大惊:“兄弟,万不可莽撞,此乃东京城!”
徐悟锋拍拍汤隆肩头,对徐宁笑道:“徐先生无需焦虑,我自会约束汤隆。
你只管安心休养几日,临行时,我会备好厚礼相送。”
徐宁拱手道:“大官人相助解围,已是厚恩,岂敢再有所求?”
徐悟锋哈哈大笑:“莫提这些,且饮酒吧。”
宴罢,徐悟锋并未久留,带着汤隆回客栈歇息。
随后数日,徐宁果真先去叩谢了王太尉,对方笑容满面,赠予丝帛数匹、银钱三百贯,并好言抚慰了一番。
王晋卿所图只是赛唐猊,并非置徐宁于死地,现宝甲已得,自当网开一面,以免他人议论他不够仁义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