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2章 豹子头
姜向春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42章 豹子头,水浒:水泊梁山今天反了,姜向春,海棠小说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“输了便是输了!豹子头名副其实,马军都头就交给你吧!”山士奇喘息着,不甘地瞥了林冲一眼,随即策马返回。
至点将台前,山士奇下马向徐悟锋行礼,道:“兄长,小弟败了,请责罚!”
徐悟锋上前扶起山士奇,笑道:“我所定规则并无败者需受罚之条。”
山士奇叹息一声,说道:“林教头技艺非凡,由他统帅马军实至名归。”
林冲亦走近,言道:“山士奇兄武艺高强,小弟钦佩不已!”
徐悟锋点头,环视众人问:“诸位可有异议?”
“我等绝无异议!”众人齐声回应。
其实,卞祥也想上前挑战,但林冲方才激战一场,恐怕体力耗尽,再战难称公平。
对于林冲领掌马军,卞祥颇为认同,毕竟豹子头的实力毋庸置疑。
若换作寻常之人,卞祥必定反对,因马军非同小可,不可轻视。
此外,史文恭亦有意与林冲比试,不过仅为切磋,而非争夺马军都头,他一直期待与林冲交流技艺。
史文恭身为山寨兵马总教头,位列第二把交椅,其地位仅次于徐悟锋,无人能及。
他深知自己无需再争夺权位,只需专注本职工作即可。
而他与徐悟锋之间不仅是上下级关系,更有着深厚的友谊,无需为此争执。
徐悟锋见众人无异议后宣布:“林教头武艺出众,由他统领马军,不仅我放心,诸位兄弟也当安心。”稍作停顿后补充道:“山寨日后壮大,战马增加,大家皆有机会统领马军。”
此言令众人期待未来,先前的犹豫瞬间消散。
林冲向徐悟锋行礼承诺全力以赴带好马军。
然而,他心中暗想若能统率数营马军,日后招安或有助力。
念头一起,却又忆起朝廷中的奸佞,自责不该再存招安之念,决定一心追随寨主与兄弟共守水泊。
穆弘、穆春也被徐悟锋记在心间,未被遗忘。
徐悟锋计划让穆弘前往讲武堂学习军事知识,当前虽无战事,但这正是熟悉带兵打仗的好时机。
至于穆春,年纪尚轻,武艺 ** ,与兄长穆弘差距明显。
在揭阳时,穆春因有穆弘保护,未曾用心修炼武艺,到了梁山后,这使得他略显普通。
然而,战场上并非仅凭武艺,一位擅长冲锋陷阵的勇将同样重要。
徐悟锋同样要求穆弘勤练武艺,未来的发展还需看自身努力。
他坚信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,不一定非要上战场。
穆弘兄弟听后并无异议,毕竟刚上山,根基未稳,对许多事务也不熟悉。
他们相信凭借真才实学,能在梁山站稳脚跟。
此外,徐悟锋还安排林冲入讲武堂。
林冲虽未实战经验,但作为禁军教头,对行军布阵颇有了解。
他虽未亲历战场,但东京城的演武经验丰富,这对梁山首领而言极为珍贵。
更难得的是,梁山还有真正上过战场的人,且曾对抗西夏,这种理论与实践结合尤为难得。
徐悟锋还强制头领们学习识字。
他认为,尽管战争更多依赖临场经验,但古代兵书如《孙子兵法》等是宝贵财富,若能识字,便可直接利用这些智慧成果。
梁山现有几位教书先生,像吴用、王伦那样读书多年却未 ** 名,平日以教学为生。
但如今教书不易,竞争激烈,这也促使梁山重视文化教育。
许多家中缺粮的人,或是自愿上山,或被子女带来。
这些教书先生虽然文化不多,但在徐悟锋眼中还算出众。
他并未安排他们做军师,而是让他们教导首领们认字。
每晚饭后,首领们会在聚义厅集合,四周点起火把,开始夜间教学。
有志向的即便感到辛苦,也会坚持下去,否则等他人学会读写,自己便会颜面无存。
人们总爱与他人比较。
至于李逵,脑子混沌不清,上课时毫无进展,连签名都需多番练习,写出来像鬼画符。
日子飞逝,大雪消融,真正的寒冷降临。
徐悟锋立即下令山上士兵分批下山训练,跑步为主要项目,旨在取暖。
清晨吃过早饭,第一批士兵在金沙滩集结,随后乘船至济水河口。
按计划,各营以十人为一组,在中午前抵达李家道口,途中可休息。
在限定时间内,前一百名到达者可在原地休息,并享用热姜汤。
之后的百人则需为前列的兄弟洗衣,寒冬里冷水洗衣实属煎熬。
达标标准以每组最后一名为准,若有人未到,则整组视为未达。
首次拉练,徐悟锋的亲卫营亦参与,由陈兴、陈胜率领,徐悟锋也亲自下山查看。
这一行动让济水河口的梁山小镇颇为紧张,镇中大户特别是曾有劣迹之人无不惊恐,乡勇们则聚集在土墙边,紧张注视着远方军队,掌心满是汗水。
梁山众人对此毫不在意,个个摩拳擦掌,准备一较高下。
谁都不想落在后面,尤其不愿在寒冬腊月为他人洗衣添麻烦。
徐悟锋并不担心有人中途脱逃,若连这点辛苦都承受不住,逃走反是好事。
山寨虽谈不上奢华,但饮食无忧,比起山下贫苦百姓强得多。
若有这般意志薄弱者,与梁山实在无缘,早些分开也好。
一声号令响起,演练正式开始。
队伍依次出发,秩序井然,因路途遥远,无需争一时之快。
梁山兵马离去后,梁山镇的居民才松了一口气。
徐悟锋跑了一阵,待身体发热,便换乘乌骓马缓缓前行。
这般天气,本该守着炉火与家人相伴,但他不愿被安逸消磨斗志。
残雪消融,阳光洒落大地。
徐悟锋、史文恭、山士奇、林冲等人骑马缓行,位于梁山泊东侧。
行至不知何处,转过弯角,忽见一男子神色慌张奔来。
众人疑惑之际,那人沿大路疾驰而去。
众人面面相觑,刘唐问道:“莫非前方出了状况?”徐悟锋淡然一笑:“此乃我梁山之地,还能有何事?前去看看便知。”众人点头,随即下马前行。
不久,前方聚集一群人,衣着显系梁山部属。
山士奇高声发问:“何事在此?”众人惊觉,回身见是寨主及众头领,忙放下手中物事,迅速排开阵列。
“参见寨主、各位头领!”众人齐声呼喊。
徐悟锋满意地点头,缓步上前说道:“很好,看来平日的训练没有白费!为何不去李家道口,反而聚集在此?”
其中一名喽啰回答:“回禀寨主,我等一路行来,本想稍作歇息,谁知不久后,一名男子挑着担子而来。”
“他见到我们,立刻丢下担子逃走。
我等觉得蹊跷,便查看担中,发现竟是满满一担金银财宝。”
“嗯?”徐悟锋微微一惊,目光落在担内,果然是成堆的金银,数量怕不下千贯。
众头领也随之望向担中,山士奇轻笑:“或许是方才那位仁兄,胆子虽小,却敢携此巨财,确实令人不解。”
刘唐也笑着附和:“如今咱们倒是捡了个便宜,正好用来买酒畅饮。”
徐悟锋心中一动,嘴角泛起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:“此人胆怯至斯,定非独自行动,不妨稍候片刻,想必很快会有人寻来。”
众人闻言,不由自主猜测:“莫非又是一位好汉?”
不多时,一位壮汉怒气冲天地出现在山路上。
他头戴范阳毡帽,帽檐点缀红缨;身穿白缎战袍,腰系丝绦,脚蹬青布绑腿,足履带毛牛皮靴。
此人身高七尺五寸,脸上有一块明显青痣,鬓角隐约可见几缕红须。
他肩挎长剑,手持朴刀。
见徐悟锋等人竟有十余之众,壮汉瞳孔微缩,摘下毡帽扣于脑后,敞开衣襟,露出胸前,双手紧握朴刀,摆出戒备姿态。
“大胆匪徒,速还我财物!”
他为人谨慎,察觉到异样,目光落在被打开的财物上,随即收敛怒意,沉思片刻后拱手道:“在下杨志,三代将门之后,五侯杨令公玄孙。
敢问各位英雄尊姓大名?”
徐悟锋一笑:“可是东京殿帅府那位人称青面兽的杨制使?”
杨志点头道:“正是在下,不知阁下高姓?”
徐悟锋笑道:“济州徐悟锋,现为梁山泊之主。
久仰青面兽大名,未曾想今日有幸相逢。”
杨志神色微变,心中暗叹倒霉,梁山泊的威名他岂能不知?
只是他丢失花石纲后流落河北,对梁山的传言总觉夸张,这才敢途经济州,却没想到……
“自己太过轻视了!”杨志苦笑着拱手,“久闻梁山泊主威名,今日得以结识,实属荣幸。
在下正欲前往东京,请徐寨主网开一面,归还行李。
若不愿归还,即便空手,我也要去。”
最后一句,带着几分无奈。
凭他的眼力,怎会看不出这些人皆身怀武功?如今孤身一人,实难抗衡。
徐悟锋朗声一笑:“既是杨制使之物,理应回归原主。
不过,在下久闻杨家枪威名,正想今日领教一番。”
说罢,他从林冲手中取过长枪,随意掷向杨志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