姜向春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77章 召集兵马,水浒:水泊梁山今天反了,姜向春,海棠小说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他询问济州事务时,得知梁山泊聚集了一伙匪徒,不禁勃然大怒:“京东靠近京畿,怎会有此匪患?速速召集兵马,本府不久将亲自率兵征讨。”

济州官员听闻此言,无不心生惶恐,深知高世德尚未了解梁山泊的厉害,急忙上前劝阻。

时文彬急切说道:“知州大人,前任清荣任内两次征讨梁山,致使济州厢禁军损失殆尽,如今已无可用之兵。”

“而且,梁山泊兵众数千,不久前郓州出动近万兵马进攻,结果惨败,仅都监董平率数百残兵逃脱。”

高世德听罢,不由自主地缩了缩脖子。

程子明却轻蔑地说:“董平实在无能,数万大军攻打一群山匪,怎会如此结局?”

时文彬赶忙解释:“梁山泊不仅兵力雄厚,更不乏武艺超群之人,如禁军教头林冲便是其中之一。”

“什么?林冲也在梁山泊?”高世德震惊不已,脑海中浮现出林娘子的身影,内心涌起复杂情绪。

然而想到自身状况,他又满腹怨恨,暗自发誓要抓住林娘子,在林冲面前羞辱她,即便无法真正动手,也能稍泄心头之恨。

程子明听到林冲的名字,沉思片刻道:“大人不如先向太尉汇报,调遣几营禁军支援,再从长计议对付梁山。”

尽管时文彬反复强调梁山实力强大,程子明却不以为意,认为不过是凭借地利的乌合之众,不足为惧。

“确实如此。”高世德点头赞同,“既然梁山贼寇猖獗,各处务必保境安民,若发现梁山贼徒,即刻上报。”

众人齐声答应,但谁都不敢贸然抓捕梁山人员。

即使有匪徒进城活动,各官府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不敢轻举妄动。

高世德刚接任知州,便张贴告示,承诺重赏捉拿梁山泊贼人或与之勾结者,送往济州官府处置。

然而济州百姓对此嗤之以鼻,认为新知州过于天真,济州早已被梁山泊掌控。

此消息传至梁山泊,众头领震怒,尤其是得知高世德乃高俅之子后。

鲁智深愤然道:“早就想教训此人,他今日自投罗网,不破济州城、擒拿高衙内誓不罢休!”阮小七附和称这是为教头 ** 的好机会。

林冲虽已落草,但与妻子团圆,对高衙内的仇恨有所淡化,但仍难平心中怨气。

他虽未明确表态是否参与行动,但也默许了众兄弟的意见。

徐悟锋起初不愿兴兵攻打济州城,但兄弟们坚持认为即使失败也无妨。

上次东京一役,徐悟锋放过高衙内,此次决计不再手软。

他随即下令整军备战,并派遣时迁等人潜入城中,伺机制造混乱。

时文彬返回郓城县,忧虑梁山泊日益壮大,虽然当前并无直接威胁,但他缺乏可靠的副手来守护家乡。

刘县尉生性胆怯,难以承担如此重任。

时文彬见宋江才干出众,早有意提拔他接任县尉一职。

回衙后,他立即召来宋江告知此事。

宋江听闻此消息,心中满是惊喜,竟有些恍惚。

县尉虽官职不大,却终究是正经官职,与吏身份不可同日而语。

宋朝初期因财政困顿,实行卖官制度,只需进献财物或粮食即可获官职。

起初仅授予虚衔,不授实职,但蔡京执政后,实职也开始明码标价出售。

民间流传:“三千索,直秘阁;五百贯,擢通判。”当年宋江尚未发达,五百贯尚入不了他的眼,又因无功名在身,只能以进纳方式谋得押司之职。

他原以为勤勉可获品级官职,然而多年任职押司,方知不过是吏职之一。

按惯例,一旦为吏,终生难脱此身份。

本已对仕途绝望,不想时文彬突然告知喜讯,宋江激动地跪下谢恩:“小人宋江定当竭尽全力,不负厚望!”

县尉职位意义非凡,只需朝廷文书下达,便成品级官员。

这是一次跃升良机,宋江从吏转官,若把握得当,光宗耀祖指日可待。

时文彬此举,仿若为宋江打开了一扇通往高位的大门。

离开县衙,宋江心情畅快,四周景物似也格外美好。

他决定先备厚礼送至时文彬府上致谢。

得知自己即将被撤职,刘县尉深感失落,一时失言将消息透露给贴书司张文远。

张文远虽也是押司,却远不及宋江声望。

宋江在京东一带被称为及时雨、呼保义,而他不过是个籍籍无名的小人物。

平日里,张文远亦知趋炎附势之道,急忙攀附宋江,成为其下属。

宋江升任县尉的消息传来,张文远非但未感欣慰,反而忧心忡忡。

为何?

却说张文远早与阎婆惜有了私情,二人关系正热络之时,若宋江真做了县尉,那县里的差役都将归他管束。

这对张文远来说,简直是权倾一时。

这般情形下,张文远如何还敢频繁出入阎婆惜处?万一被宋江察觉,定会惹来麻烦。

想到此,张文远心中叹息不已,又听说今晚宋江可能不会过来,便打定主意前往一探。

趁此机会,能享受一次是一次,日后怕是没这般机会了。

……

阎婆惜本是从东京迁来,一家落脚于郓城县,不幸父亲病故,幸亏宋江出手相助,才得以料理完父亲后事。

此后,母女俩生活艰难,阎婆惜便做了宋江的外室。

宋江至今未娶妻,她虽与阎婆同住,但衣食无忧,日子还算惬意。

不过,阎婆惜自幼习艺,出入风月之地,见识了不少人物,对身材矮小的宋江并不满意。

然而她需靠宋江维生,也只能勉强接受。

某日,宋江带着张文远到阎婆惜家中饮酒,阎婆惜本就是个贪图享乐之人,见到张文远后,顿时心生欢喜,对他产生了好感。

俗语说得好:无风不起浪。

两人眉目传情间,不久便暗通款曲,感情日益升温,张文远也越发常来,此事逐渐传入宋江耳中。

宋江一心追求仕途,对这种私情并不在意,况且阎婆惜在他眼中不过是外室,相当于现代的小三,地位不高。

加之宋朝时男子视妾如物,甚至可以随意转赠,宋江对此抱有怀疑却又懒得理会,反而成就了他们这段私情。

张文远临别前搂着阎婆惜说道:“你这般迷人,可惜我以后不能再来了。”阎婆惜闻言大惊,忙问:“三郎,是我哪里做得不对吗?”

张文远长叹一声,说:“你确实很好,只是今日不知为何,知县已经答应了宋江的请求,他很快就要成为郓城县的县尉。

到时候,我哪里还敢来找你?”

阎婆惜微微一愣,没想到宋江许久未露面,如今却攀上了知县,即将上任县尉。

在阎婆惜心中,即便宋江做了县尉,也不及张文远重要。

她有些慌乱地说:“三郎,这可怎么办才好?”

张文远又叹了口气,“我也舍不得你,但若宋江真的成了县尉,我也只能忍痛放手了,他可不是我能轻易招惹的人。”

阎婆惜急切地说:“不成,没了你,我活着也没什么意思。

当初宋江给的典身钱,我分文未动,我还攒了一百多贯,我们可以另寻去处,好好过日子。”

张文远心想,宋江为人慷慨,或许真会成全他们,但转念又犹豫了。

宋江比自己富裕得多,说不定这几个月已让阎婆惜习惯了更好的生活,而自己并无足够的财富满足她的需求,日后若供不应求,难保她不会变心。

再说,即便宋江同意,张文远也不敢娶她,谁知道宋江将来会不会借机报复?

这个女人虽然不错,却并不值得他冒险,而且性格轻浮,玩玩尚可,怎能真正托付终身?

一时之间,他既不舍得又无可奈何。

见张文远沉默不语,阎婆惜继续说道:“如果你愿意,我现在就让娘去请宋江来。”

张文远迟疑道:“你的一切开销都来自宋江,你要赎身的话,他很可能收回所有东西。

我又囊中羞涩,怎么养得起你?”

阎婆惜白了他一眼,明白靠男人的外表无法长久生存,说道:“如果宋江不在乎那些东西,我们就不必担心生活了。”

张文远不确定地问:“这有可能吗?”

阎婆惜对宋江的情况了解不多,她思索片刻后突然兴奋地说:“要是能让宋江消失,事情不就解决了?”

“啊!”张文远瞪大了眼,震惊地看着阎婆惜,忍不住打了个冷战。

人心险恶,果真如此。

她不仅背叛了自己的丈夫,如今竟还要为了金钱置他人于死地,实在令人不齿。

看到张文远露出惧色,阎婆惜轻蔑地说:\"我只是随口说说,何必这般害怕?\"

张文远干笑了几声,思索片刻后道:\"我倒有个主意。

近日济州来了位新知州,乃是高太尉之子。

听说梁山势力强大,他正四处张贴告示,缉拿与梁山勾结的人。”

阎婆惜心领神会,立刻说道:\"你的意思是设局陷害宋江,称他与梁山私通?\"

张文远冷笑一声:\"未必算是诬陷。

我跟随他多时,发现他确实与梁山有所往来,只是一直缺乏确凿证据。”

阎婆惜急切地回应:\"这岂非正中下怀?我们只需向官府告发,定能让他身陷囹圄!\"

张文远摇了摇头:\"抓贼需抓赃。

宋江是知县面前的红人,若无实证,怎能轻易控告?\"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天命所归:观主在上

小小明秋

大宋:开局金军围城,宰相辞职

猪皮骑士

三姝破局:幽冥玉佩之谜

文苓笔墨

废土之王

笑死鸟

恶雌肥丑胖,开局五个兽夫修罗场

言尽书

四合院:我贾东旭!坐拥娇妻红颜

迷蝶龙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