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6章 海都之乱
天狼峰的古尊人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66章 海都之乱,天娇:铁木真崛起与大元帝国前传,天狼峰的古尊人,海棠小说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\"大汗,海都的使臣在宫门外跪了三个时辰,说要献上天山雪莲。\"怯薛军统领铁穆尔掀开牛皮帐帘,寒气裹挟着雪粒扑进暖意融融的中军大帐,惊得案头铜鹤香薰里的龙涎香灰簌簌而落。
忽必烈握着狼毫的手顿了顿,宣纸上刚写的\"祖述变通\"四字被墨渍晕开。他望着帐外连绵的雪山,恍惚看见三十年前,祖父成吉思汗的铁骑踏碎这片雪原时,天空中盘旋的海东青羽毛在阳光下泛着金芒。如今,这片土地竟成了孛儿只斤氏子孙的修罗场。
\"让他进来。\"忽必烈将狼毫重重掷进砚台,飞溅的墨点在羊皮地图上绽开,正巧落在标注着\"塔拉斯河\"的位置。
海都的使臣裹着缀满银狐毛的大氅,膝盖上的积雪在金砖上融成水痕。他高举玉匣,声音里带着刻意的颤抖:\"我家汗王听闻大汗染恙,特命小人送来天山千年雪莲。这等神药,最是滋补......\"
\"住口!\"忽必烈突然拍案而起,腰间玉带扣撞在桌角发出脆响,\"海都若是真孝心,怎不亲自来大都给伯父请安?倒在塔拉斯河畔囤积十万铁骑!\"
使臣的脸瞬间煞白,玉匣\"当啷\"坠地,露出里面裹着的短刃。帐外顿时响起兵器出鞘声,而使臣却突然惨笑:\"大汗果然英明!我家汗王说了,今日若不能取您项上人头,便要让整个蒙古高原血流成河!他要恢复成吉思汗时的旧制,而您......\"
话未说完,铁穆尔的弯刀已贯穿其咽喉。鲜血溅在羊皮地图上,将窝阔台汗国的疆域染成狰狞的红色。忽必烈盯着那滩血渍,想起海都幼时的模样——那个总爱拽着他衣角喊\"伯父\"的孩子,如今竟成了最凶狠的敌人。
\"传皇孙甘麻剌。\"忽必烈弯腰拾起染血的雪莲,花瓣上凝结的冰晶在烛火下折射出诡异的光,\"让他即刻来见。\"
甘麻剌踏入大帐时,铠甲上还沾着北疆的霜花。他单膝跪地,声音如洪钟:\"祖父!孙儿请命西征!海都小儿竟敢诋毁您推行的汉法,末将定要将他的头颅挂在大都城头!\"
忽必烈凝视着这个最像自己年轻时的孙子,目光扫过他腰间的虎头湛金枪——那是当年自己西征花剌子模时所用的兵器。帐外寒风呼啸,卷起帐角露出天际残月,恍惚间,他仿佛看见另一个少年,在斡难河畔纵马弯弓,誓言要征服世界。
\"海都不是寻常对手。\"忽必烈将雪莲递到甘麻剌手中,冰凉的花瓣触到少年滚烫的掌心,\"他打着'恢复旧制'的旗号,笼络了察合台汗国的都哇,还有那些不满汉法的守旧贵族。这场仗,不是数月能了结的。\"
甘麻剌握紧长枪,枪缨上的红穗随呼吸起伏:\"孙儿记得祖父说过,'天下虽安,忘战必危'。海都要守旧制,我们便用铁与血告诉他,大元的疆土,容不得分裂!\"
三日后,甘麻剌的西征大军在居庸关外誓师。旌旗蔽日,马蹄踏碎早春的薄冰,少年将军的长枪指向西方,高声诵读忽必烈亲书的诏书:\"凡敢阻我王师者,虽远必诛!\"
塔拉斯河畔,海都抚摸着成吉思汗留下的青铜箭镞,听着斥候传来的战报。远处炊烟袅袅升起,那是他仿照蒙古旧制建立的斡耳朵。都哇骑马而来,弯刀上还沾着前日战利品的血迹:\"海都兄,忽必烈派了个乳臭未干的小子来,咱们不如......\"
\"不可轻敌。\"海都将箭镞别在腰间,目光越过起伏的山丘,仿佛看见千里之外的大都城,\"甘麻剌是忽必烈最看重的皇孙,他此次西征,背后定有高人指点。传令下去,让士兵们在河谷设伏,我们要给元军一个下马威。\"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