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2章 一切都在秦淼的算计之中
开心薯片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172章 一切都在秦淼的算计之中,重回1980,我考上了哈工大,开心薯片,海棠小说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冷战期间,为了对抗老毛子滚滚的装甲洪流,西方不约而同都想到了直升机,美国最早开发出来了Ah-1这种专业的武装直升机,但是,欧洲各国还都是凑合着使用的。
英国人用他们的山猫直升机搭配陶式反坦克导弹,法国人用小羚羊搭载霍特反坦克导弹,西德人用mbb的bo-105直升机搭载hot反坦克导弹。
总之,没一个是专业的!
1975年,联邦德国和法国交流合作开发专业武装直升机的计划,双方各怀鬼胎,谈判到了83年,才初步达成共识,预定这种直升机在92年服役,原型机也在91年首飞,可惜,随着苏联解体,迫在眉睫的威胁消失,研发再次拖拉,初期生产合同在99年才正式签订。
在这段时间里,法国佬也只能用海豚直升机的军用版本,也就是黑豹直升机来临时代替,现在,法国佬就在研究这种改款,只不过,进展依旧缓慢,首架军用的黑豹,折腾到84年才首飞。
现在,咱们东方出钱,法国佬加入这个计划,绝对是最划算的,他们怎么可能会错过!
一年的时间,哈工大自己完不成,拉上法国佬就够了!
“好吧,这个项目,看来也不是空中楼阁。”陶主任说道:“那导弹发射车项目呢?咱们哈工大可没有汽车厂!”
“导弹发射车属于特种车辆,需求量不大,手搓就行。”秦淼说道:“咱们在锅炉厂的空地,新建一座厂房,就能满足生产这种车辆的需求。”
汽车流水线,可能每几秒就能下线一辆车,这导弹发射车,哪里用得了那么多!
一年有个十辆二十辆的订单就不错了,所以,完全可以手工生产完成!
“好吧,就算是地方有了,那技术呢?发动机,变速器,车桥,这些技术,咱们哈工大可都没有!咱们整个国家,都是缺轻少重……”
当年,吉林长春,第一汽车厂建立,生产的是苏联吉斯150卡车的仿制版,而吉斯-150,又是仿制美国万国拖拉机公司的KR11汽车,属于二战时期的技术水准,就这样,一直到现在还在生产!
这种五吨级的卡车,虽然技术落后一些,但是好歹还算是解决了有无的问题,比这个轻的,国内少得可怜,纯靠手搓,比这个重的,国内也是靠手搓。
所以,在八十年代,国家进行了大量的引进,轻卡中的岛国的五十铃,重卡中的斯太尔……国家的汽车产业,才算是全面覆盖。
就算是这样,在八十年代也没有考虑过造越野底盘的导弹发射车,这技术难度之高,不是国内任何一个车企能攀登的。
“是啊,不用说别的,这样的重型越野车辆,发动机至少就得有八百马力,而且,这么庞大的动力,还得经过变速箱的动力分配,传递到每一个车轮上,车轮之间需要有闭锁和互锁机构……”
机械系的陆主任,也在一旁皱着眉头开口,这工程难度之大,足以让每一个工程师为之头疼,你就算是把项目要来了,那咱们哈工大也吃不下的啊!
秦淼笑了笑:“没错,这里面的确有很大的难度,不过……咱们只需要攻克车架系统的难关就行,这发动机和变速器,甚至是转向机这些,咱们都能直接从西方采购。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