涧潭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109章 水底星图,土夫子自传,涧潭,海棠小说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\"帮我按住四角。\"她的声音紧绷。
当我们将硫酸纸对准暗房的灯泡时,墙上的投影让所有人呼吸停滞——那是一个精密的青铜锁结构立体图,每个齿轮上都刻着楚国文字。最中央的锁芯形状,正是顾瞎子那颗玉琮义眼的放大版。
\"水位175米时,玉琮为钥\"
张海峰的摄像机突然自动开机,液晶屏上闪过一段从未录制过的画面:1999年的地下室,父亲正将一块玉琮碎片塞进青铜印刷机的进纸口。他的白大褂袖口沾满黑色油墨,手腕上戴着一块奇怪的手表——表盘不是数字,而是微型星图。
\"等等......\"我抓住张海峰的手腕,\"倒回去!\"
画面定格在父亲的手表上。放大后的星图清晰显示,今天的日期——2010年7月23日——被用红笔圈了出来,旁边标注着楚国文字:\"活字苏醒\"。
窗外雷声炸响,暴雨倾盆而下。放在窗台的青铜模型零件被雨水打湿,开始渗出熟悉的黑色油墨,在窗台上自动组成《少年科学》的刊头......
第三节 暗流重启
2010年7月24日凌晨,三峡库区的水文监测船\"长江三号\"在暴雨中摇晃。
我站在甲板上,救生衣的橙色在探照灯下显得刺眼。雨水顺着脸颊流下,混合着汗水渗进嘴角,咸涩中带着一丝铜锈味。声呐屏幕上的绿色光点不断闪烁,八十一处金属物体的轮廓逐渐清晰——它们排列成的图案,与顾瞎子义眼投射的星图分毫不差。
\"准备下水。\"
潜水员老吴调整着氧气面罩,他手腕上绑着的青铜罗盘是老周从黑石矿脉带出来的。罗盘的指针正在疯狂旋转,完全违背了物理规律。我注意到老吴的潜水服袖口处渗出黑色液体,但他似乎毫无察觉。
\"等一下!\"苏晚晴突然抓住老吴的手臂,\"你的深度计......\"
老吴抬起手腕,塑料表盘下的指针竟然变成了青铜材质,正在逆时针转动。他困惑地皱了皱眉:\"仪器故障了吧?\"说完便纵身跃入漆黑的水中。
水下摄像机传回的画面让监测舱里的空气瞬间凝固:
浑浊的江水中,八十一口青铜棺椁静静矗立。中央那口的盖板已经完全打开,里面没有尸骨,只有一台微型青铜印刷机,正在自动吐出一张张崭新的《少年科学》内页。纸张在水中舒展翻卷,页眉处一行小字随着水流摇曳:
\"第82次校准准备中\"
老吴的呼吸声通过通讯器传来,越来越急促。他的手电光照向印刷机内部,镜头捕捉到令人毛骨悚然的画面——滚筒上不是铅字,而是八十一个微缩的人脑模型,每个都在蠕动。
\"这是......\"老周的声音发抖,\"那些被铸字的主编们的......\"
通讯器突然爆出刺耳的电流音。画面剧烈晃动,最后定格在老吴惊恐的眼睛上——他的虹膜正在变成青铜色,瞳孔分裂成无数细小的活字。
\"玉琮......\"他的声音扭曲失真,\"是接收器......\"
信号中断前的最后一帧画面里,印刷机吐出的纸张突然全部转向镜头,上面的文字清晰可辨:
\"校准员已就位\"
甲板上,顾瞎子突然惨叫一声捂住义眼。玉琮材质的眼球从指缝中渗出青光,在雨幕中投射出一幅新的星图——这次的光点位置,精确对应着我们五个人的住址。
我摸了摸锁骨上的疤痕,那里的灼热感变成了尖锐的刺痛。抬起手指,指尖沾着一丝黑色的油墨,正缓缓组成四个小字:
\"欢迎回来\"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