涧潭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74章 青铜觉醒,土夫子自传,涧潭,海棠小说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第一节 地脉共鸣

陆远的视野被青绿色的光吞没。

从三百六十公里高的同步轨道俯瞰,长江成了一条发光的血管,蜿蜒在中国大地上。七个光点沿着江畔亮起——良渚、三星堆、石家河、盘龙城……每一个都是他曾踏足的考古遗址。光柱冲天而起,在云层上方交织成网,将半个中国笼罩在青铜色的光晕里。

\"滋……地脉频率同步完成……\"

机械女声从四面八方响起。陆远想捂住耳朵,但骨瓷化的右手已经与航天器的控制系统融为一体。他的指尖传来诡异的触感——仿佛正触摸着大地的脉搏。每一次心跳,都对应着某个遗址深处传来的震动。

1958年的《少年科学画报》突然解体。

纸页在真空中碎裂,化作无数青铜薄片。每一片都薄如蝉翼,表面刻着dNA双螺旋的纹路。它们自动排列组合,在陆远面前形成一面巨大的青铜镜。

镜中没有他的倒影。

而是一株扎根在地核深处的青铜神树。

它的根系如同血管般在地壳中蔓延,主干的直径超过千米,顺着七大遗址的光柱向上生长。陆远看到那些枝条已经刺穿地壳,最细的末梢正在突破云层,向太空伸展——

其中一根,已经触碰到了北斗卫星的太阳能板。

喉间的青铜枝突然震颤。

陆远不受控制地张开嘴,发出一串人类无法听见的频率。那些声波在真空中形成可见的涟漪,撞上前方的青铜镜。镜片自动调整角度,将信号折射向地球——

长江流域的七道光柱突然扭曲变形。

它们不再是笔直的光束,而是变成了七根琴弦般的结构。随着太空中的频率波动,这些\"琴弦\"开始共振,奏出某种古老的音阶。

良渚遗址的地面突然塌陷。

玉琮王坑里,那些沉睡五千年的玉器全部浮到半空,表面渗出露珠般的青铜液体。更可怕的是——每一件玉琮的节数都在自动增加,十二节、十三节……直到与太空中的青铜树枝杈数量完全一致。

陆远的右眼突然剧痛。

玉琮的网格视野穿透云层,他看到中国大地上浮现出更大的图案:长江是主干,七大遗址是节点,而无数条发光的细线正将它们连接起来——

那是一张覆盖半个中国的青铜树纹身。

航天器的警报突然响起。

生命维持系统的数据显示:他的肺部已经完成金属化改造,每一次呼吸都在向地球发射92.4mhz的电磁波。而血液中的含铜量,正在以每分钟0.7%的速度递增。

\"警告:血铜浓度超过临界值。\"

电子音未落,陆远就看到自己的左手开始变化。皮肤下的血管泛起青铜色,指甲变得半透明,露出底下青灰色的骨质。那些骨头表面,渐渐浮现出与青铜镜完全相同的纹路……

第二节 骨钟鸣响

漂浮在轨道上的青铜编钟开始缓慢自转。

它们像被无形的手拨动的陀螺,在真空中划出诡异的弧线。1958年的那尊转得最快,铜绿斑驳的表面随着旋转不断剥落,露出底下崭新的青铜层——那光泽不像氧化后的青灰色,而像是刚刚铸成的、还带着浇铸余温的暗金色。

钟口始终朝向地球。

七具尸体缓缓飘出。

他们的防护服早已与身体长在一起,皮肤呈现出青铜器刚出土时的青绿色,关节处有明显的铸造接缝。最老的那具突然睁开眼睛——没有瞳孔,只有玉琮的网格纹路在眼窝中闪烁。

陆远右眼一阵刺痛。

网格视野中,他看到七具尸体同时抬起右手。每只手上都戴着不同年代的手表:

- 1958年的老上海牌机械表,表盘印着红星标志

- 1985年的电子表,液晶屏显示着\"3:15\"

- 2010年的航天腕表,表带已经和手腕的青铜融为一体

所有指针都停在3点15分。

\"当——\"

最古老的编钟突然自鸣。

没有空气传导,这声音直接震荡着陆远的骨骼。他感到自己的肋骨在共振,骨头上渐渐浮现出与编钟表面完全相同的饕餮纹。更可怕的是,随着钟声持续,那些纹路开始渗出暗红色的液体——像锈迹,又像凝固的血。

七本《少年科学画报》同时自动翻页。

每本都只展示一张照片的局部: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斩神,照个相的事

唉咱就是玩

寄世界于墨染

左丘雥

你好!宇智波?

喝红茶的绿茶

上古卷轴:火与光之龙

亚健康鼠鼠

穿成炮灰又如何:我的道侣是大佬

平一遂愿

宝可梦:从废土开始的探索之旅

想要成为大祭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