涧潭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54章 血色闭环,土夫子自传,涧潭,海棠小说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第一节 骨瓷囚笼*
1985年7月15日晚8点17分,上海生物研究所的地下实验室在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中开始崩塌。陆文渊感到脚下一空,整个人随着碎裂的地板向下坠落。青铜钺在他手中剧烈震颤,刃口迸发出的青芒照亮了下坠过程中的惊人景象——四周看似混凝土的墙壁剥落后,露出了内层晶莹剔透的骨瓷结构。那些骨瓷并非普通的陶瓷,在青芒照射下,可以清晰看到其中封存的无数《少年科学画报》残页,每一页的dNA双螺旋插图都在散发着幽蓝色的荧光。
陆文渊下意识伸手想要抓住什么,指尖触碰到骨瓷墙壁的瞬间,一阵刺骨的寒意顺着手指直达心脏。他惊愕地发现,这些骨瓷竟然在呼吸——表面细密的气孔随着某种规律张合,喷吐出带着三星堆泥土气息的温热气流。墙壁内层镌刻的战国金文在气流中若隐若现,记载的内容让他毛骨悚然:
\"......周穆王十二年,铸人器九尊,以战俘血淬之......\"
\"......开元三年,蜀地现青铜婴,脐带连三星......\"
\"......天启六年,上海县民掘得异器,内藏机械......\"
下坠的速度突然减缓。陆文渊低头看去,发现自己的血液正悬浮在空中,形成一张细密的红色蛛网,托住了他下坠的身体。更诡异的是,每一滴血珠中都映照出不同年代的场景——1983年殷墟发掘现场的自己、1999年世博会筹备处的午夜、2010年浇筑地基的陆远......这些画面在血珠间流转,仿佛在演绎一场跨越时空的皮影戏。
\"欢迎来到真正的实验室。\"
林悦的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。陆文渊循声望去,只见崩塌的实验室穹顶处,悬浮着一个巨大的骨瓷婴儿培养舱。舱体表面布满青铜纹路,三十七根光纤脐带从舱体伸出,连接着下方七个青铜鼎。每个鼎腹中都蜷缩着一个青铜婴儿,它们正在啃食某种发光的物质——陆文渊惊恐地认出,那是烧焦的《少年科学画报》残页。
\"这些鼎......\"陆文渊的声音在空旷的骨瓷空间中产生奇特的回声,\"都是出土文物?\"
\"不全是。\"林悦的身影出现在培养舱旁,她的身体已经半透明化,露出内部青铜材质的骨骼,\"有三个是我们在1978年仿制的,用的是三星堆祭祀坑的泥土。\"
陆文渊的青铜钺突然发出尖锐的鸣响。刃身上的\"非攻\"二字渗出黑血,这些血液在空中自动书写着商周金文。他勉强辨认出部分内容,讲述的是某种将活人转化为青铜器的秘术,需要连续三十七代血脉相传。
骨瓷墙壁突然开始移动。数以万计的《少年科学画报》残页从陶瓷夹层中飞出,在空中组成一条时空隧道。隧道两侧排列着三十七个玻璃培养舱,每个舱内都漂浮着不同年代的陆文渊血样。最近的那个舱体标签上写着:\"1985.7.15 - 哺乳批次终章\"。
\"你终于明白了?\"林悦的声音突然变得年轻,她撕下脸皮——面具下是1999年的自己,\"考古发掘从来都只是幌子,我们要找的始终是适合的'容器'。\"
陆文渊的机械义肢突然自动解体。零件悬浮在空中,重组成一扇微型时空门的框架。当他的血滴落在门框上时,门内显现出令人窒息的真相:2010年的世博会中国馆地下,埋着一具与真人等比例的青铜人像——那正是他自己,胸口刻着\"非攻容器最终型\"。
骨瓷囚笼的底部突然打开。陆文渊坠入一个球形空间,四周墙壁上挂满了青铜面具。每个面具都在流泪,泪珠落地后变成《考工记》的竹简。在空间正中央,摆放着一台古怪的仪器——西周青铜鼎与现代计算机的融合体,屏幕上跳动着\"血脉纯度:98.6%\"的字样。
\"还差最后一步。\"无数个林悦从面具后走出,她们手中都捧着那个青铜吊坠,\"让远儿的血滴在中国馆地基上。\"
陆文渊举起青铜钺,发现刃口不知何时已经变成了骨瓷材质。更可怕的是,他的左手开始透明化,能清晰看见骨骼表面刻着的世博会施工图纸。图纸上特别标注的红点,正是此刻所在的位置——上海生物所地下的坐标,与2010年中国馆地基完全重合。
\"这是......\"陆文渊的声音开始金属化,\"一个莫比乌斯环?\"
\"不。\"所有林悦齐声回答,\"这是传承了三千七百年的活祭。\"
骨瓷囚笼突然收缩。墙壁上的面具同时张开嘴,唱起诡异的摇篮曲。在歌声中,陆文渊看见自己的血正在地上绘制最后的图案——一个正在吮吸脐带的青铜婴儿,它的瞳孔里倒映着2010年5月1日的世博会工地。
第二节 双生之钥
2010年5月1日凌晨3点28分,上海世博会工地笼罩在倾盆大雨中。
陆文渊的靴子陷在泥泞的地基坑里,冰冷的雨水顺着脖颈灌进衣领。手中的青铜钺在暴雨中发出幽幽青芒,照亮了前方混凝土搅拌车旁的身影——那是成年的陆远,他正举起一柄泛着寒光的青铜匕首,刃口对准了自己的左腕。
\"住手!\"
陆文渊的吼声淹没在雷鸣中。但陆远似乎感应到了什么,缓缓转头。雨帘中,父子俩的目光第一次真正交汇。二十五年的时光在这一刻坍缩——陆文渊看见儿子眼里的青铜星河,陆远则望着父亲手中与自己匕首同源的青铜钺。
\"爸,你终于来当钥匙了。\"
陆远的声音带着电子合成般的混响。他翻转手腕,露出匕首柄上刻着的铭文——\"殷墟1983\"。这把匕首竟是用当年那柄青铜钺的碎片重铸的,刃身上还保留着虎口血迹腐蚀出的纹路。
暴雨突然静止。
悬浮在空中的雨滴组成了一张立体的星图,每个节点都闪烁着一个日期。陆文渊发现自己的青铜钺正在与匕首产生共鸣,两把兵器之间拉出一道血色的电弧。电弧扫过的雨滴瞬间蒸发,露出隐藏其中的记忆碎片:
- 1987年三星堆祭祀坑里,年轻的自己跪在青铜婴儿前;
- 1999年午夜,林悦将发光液体注入保温箱;
- 2005年某个实验室,少年陆远被绑在手术台上......
\"你看那边。\"
陆远指向未完工的中国馆。在青铜兵器共鸣的震动中,场馆的钢架结构突然透明化。陆文渊倒吸一口冷气——那些所谓的\"钢筋\"根本就是放大版的青铜神树根系,每根\"混凝土支柱\"内部都蜷缩着成排的青铜婴儿,它们的脐带纠缠成输送养分的管网。
\"妈妈没告诉你真相吗?\"陆远的匕首划过手腕,血珠悬浮在空中,组成dNA螺旋,\"世博会从来不是目的,而是孵化场。\"
血珠突然全部飞向中国馆地基。在接触混凝土的瞬间,地面开始剧烈震动。陆文渊的青铜钺不受控制地脱手飞出,与陆远的匕首在空中相撞。金属碰撞的火花中,一个全息投影炸开——那是1985年上海生物所的地下室,年轻的林悦正在往某个装置中同时注入两份血样:
\"陆文渊1983\"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