涧潭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40章 青铜脐血,土夫子自传,涧潭,海棠小说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第一节 冰棺倒影

黄浦江的冰层在正午的阳光下泛着诡异的蓝光,像一块被切割成无数棱面的巨大水晶。陆远跪在冰面上,掌心被灼伤的痕迹正渗出淡金色的液体——那是五岁时的自己穿透冰层留下的烙印。婴儿突然安静下来,漆黑的瞳孔深处流转着青铜神树的年轮纹路,一圈套着一圈,仿佛在倒计时某种文明的寿数。

“哗啦——”

冰层碎裂的声音从浦西方向传来,像是有人用铁锤敲击着历史的关节。陆远抬头望去,世博园遗址上空升腾起青铜色的雾霭,那些原本悬浮在废墟间的铀玻璃种子突然调转方向,如同被磁石吸引的铁屑,朝着江面疯狂汇聚。婴儿车的帆布衬里无风自动,绣着褪色少先队徽的棉布裂开细缝,露出内层泛黄的《少年科学画报》残页——1997年3月刊,母亲用红笔圈出的“dNA双螺旋结构”插图正在渗出血珠,将冰面染成一片锈红。

江心的漩涡毫无预兆地静止了。

一座青铜棺椁破水而出,水花在空中凝固成冰晶,折射出七彩的辐射光晕。棺椁表面没有商周的饕餮纹,也没有良渚的神人兽面,取而代之的是密密麻麻的少先队三道杠标志,每个金属徽章都在渗出墨绿色的铜锈。棺盖开启的瞬间,陆远看见三十七年前的母亲正躺在里面——她穿着浆洗得发硬的白大褂,胸前别着2010年世博会志愿者的微笑徽章,手里握着的半截蜡笔正在融化,滴落的彩色液体在棺底汇成《考工记》失传的“筑氏为削”篇。

“妈妈在等你……”

冰层下的志愿者倒影突然齐声呼喊。他们的文化衫开始褪色,露出底下锈迹斑斑的莫辛-纳甘步枪,枪托上缠绕着三星堆金杖纹样的青铜藤蔓。陆远想要后退,却发现自己的影子正被冰面吞噬——五岁时的自己从水下伸出手,焦黑的蜡笔指尖攥住了他的脚踝。

婴儿发出咯咯的笑声。这笑声在江面激起环状波纹,青铜棺椁中的母亲应声坐起。她的白大褂下摆垂落无数光纤般的血丝,与江底镇龙桩的裂缝相连。当她的手指触到冰面时,整条黄浦江突然开始沸腾,不是水汽蒸腾的沸腾,而是无数记忆碎片在冰层下翻涌——

陆远看见1978年的父亲戴着防毒面具,在三星堆祭祀坑里呕吐出青铜碎屑;

1999年的母亲用蜡笔在世博会规划图上标注混凝土配比,图纸边缘还画着卡通太阳;

2015年的自己深夜潜入育婴室,将GRU的黑色芯片植入新生儿后颈……

“这次画太阳,可以哭出来。”

母亲的声音从冰棺中传来,却带着电子合成般的颤音。她眼眶里突然绽开青铜蒲公英,飘散的种子在空中组成甲骨文的“刳”字。婴儿车突然自行移动,车轮碾过冰面时发出古籍竹简翻卷的沙沙声。陆远追赶着没入青铜雾霭的童车,看见沿途冰层下封冻着更多记忆:

2003年非典时期,母亲穿着防护服在实验室调配铀玻璃溶液,窗外飘落着焚烧医疗废物的灰烬;

2010年世博会闭幕夜,父亲将机械义肢浸泡在黄浦江中,义肢缝隙里钻出切尔诺贝利石墨特有的六边形结晶;

2023年某个暴雨夜,自己亲手将哭闹的婴儿放入防辐射育儿箱,箱体监控屏上的心跳波纹突然变成青铜神树的枝杈……

雾气深处传来编钟声,每一声都震落冰层上的铜锈。陆远撞开一扇由冰晶凝成的门扉,闯入由青铜书架构成的巨大迷宫。书架上的典籍不是纸质,而是用血水在青铜板蚀刻的《墨子·备城门》,字缝间不断渗出黑色的黏液。婴儿车停在一卷正在融化的竹简前,襁褓中的孩子正吮吸着竹简滴落的乳汁——那液体泛着铀玻璃的幽蓝,在冰面上蚀刻出量子计算机的电路图。

“每个时代都在哺乳。”

母亲的声音从书架穹顶传来。陆远抬头望去,看见她倒悬在迷宫顶端,白发垂落成数据线缆,正接入书架间的青铜接口。她的白大褂领口突然裂开,露出颈间GRU的鹰徽纹身,那鹰喙里衔着的却不是橄榄枝,而是一截正在燃烧的蜡笔。

书架开始移动,青铜板相互撞击发出丧钟般的轰鸣。陆远抱起婴儿躲过合拢的墙壁,发现缝隙里嵌着无数蜡笔头——朱红、钴蓝、铬黄,每支都刻着被没收的日期。最鲜艳的那支红色蜡笔上,1999年12月31日的刻痕正在渗血,将他的指尖染成千年漆器般的暗红。

第二节 脐带图书馆

青铜书架在陆远眼前缓缓裂开一道缝隙,像是巨兽张开布满锈迹的獠牙。婴儿的哭声突然变得尖锐,如同玻璃划过青铜表面,书架缝隙中涌出粘稠的血浆,在空气中凝结成《考工记》失传的“凫氏为钟”篇。那些血字悬浮片刻后突然崩散,化作无数青铜蒲公英扑向婴儿的口鼻。

“别呼吸!”陆远用襁褓捂住孩子的脸,却发现自己的手掌正在透明化——皮肤下的血管里流淌的不是血液,而是细密的甲骨文字。书架深处传来齿轮咬合的轰鸣,整座迷宫开始旋转,青铜板上的铭文像蚂蚁般爬动重组,转眼间《墨子·旗帜》的段落变成了GRU加密电报的乱码。

母亲倒悬的身影从穹顶降下。她的白发垂落在陆远肩头,每一根发丝都在放映不同的年代:1964年罗布泊升腾的蘑菇云里闪烁着三星堆金箔;1997年香港回归的烟花中飘落着切尔诺贝利的石墨碎屑;2023年某个月夜,父亲正在用机械义肢挖掘婴儿的坟墓……

“图书馆的目录是用脐血写的。”母亲的声音带着电子设备接触不良的杂音,她扯开白大褂,露出胸口的青铜凹槽——正是陆远怀中婴儿的轮廓,“把钥匙放回书架上,文明哺乳期就该结束了。”

婴儿突然剧烈挣扎,襁褓散开的瞬间,陆远看见孩子的后背布满细密的针孔。那些伤口正在渗出银白色液体,在空中凝结成世博会中国馆的微缩模型。模型基座处突然裂开,钻出半截蜡笔头,笔身上用稚嫩的笔迹刻着“陆远2005”。

书架轰然倒塌。

陆远抱着婴儿在倾覆的青铜板间跳跃,那些坠落的典籍在触及地面时化作液态,汇聚成一条血河。河面上漂浮着撕碎的少先队日记,某页残片上还能辨认出“1999年12月31日”的日期,后面跟着用红笔反复描画的感叹号,墨迹深得像是要戳破纸张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斩神,照个相的事

唉咱就是玩

寄世界于墨染

左丘雥

你好!宇智波?

喝红茶的绿茶

上古卷轴:火与光之龙

亚健康鼠鼠

穿成炮灰又如何:我的道侣是大佬

平一遂愿

宝可梦:从废土开始的探索之旅

想要成为大祭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