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李涌辉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章回五 清明洁齐·天地澄明,医道蒙尘,小中医道心未泯,作者李涌辉,海棠小说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清明时节,长白山的溪水褪去冬日的凝重,如琉璃般清透见底,溪底的鹅卵石被冲刷得温润如玉,映着两岸新绿的树影,宛如流动的翡翠画卷。山风裹着新柳的嫩芽香掠过溪面,惊起群群细鳞鱼,鱼尾拍打出的水花落在人参苗叶片上,竟化作粒粒如珍珠的\"清明泪\"。这些泪滴并非寻常水珠,边缘泛着七彩光晕,内部流转着如烟似雾的光影,隐约可见上古先民踏青插柳、唐宋医者采艾制绒、明清孩童放风筝断线等过往清明的景象,每幅画面都被浓缩在晶莹的泪滴中,如同一部跨越千年的流动史书,在叶片上轻轻颤动,诉说着清明\"洁齐\"的深意。

\"此露乃春气之精,得清明之气而凝,可通九窍,明目聪耳。\"东王公手持天工炉,炉身刻着天干地支纹路,炉中燃烧着用二十四节气的松枝炼制的\"时气火\",松枝上还带着历年清明的露珠痕迹。他将收集的清明泪倒入炉中,火焰瞬间转为青蓝色,蒸腾的雾气中浮现出《黄帝内经》里\"清阳出上窍,浊阴出下窍\"的金色篆文,每个字都由无数细小的露珠组成,在空中漂浮旋转,如活物般灵动。

西王母以玉匙搅动炉中液体,每搅一圈便念动不同的窍穴名称:\"一搅玄关开,二搅明堂清,三搅耳聪敏,四搅目明澈,五搅唇齿利,六搅鼻息通,七搅前阴畅,八搅后阴通,九搅百窍皆通明。\"待七七四十九搅完毕,清明泪竟熬炼成\"清明露\",色如琥珀,质若琼脂,散发着混合着松针、艾香、新柳、晨露的清新气息,细闻之下,还能分辨出不同朝代的清明味道——先秦的艾草辛烈、汉唐的柳笛清越、宋元的青团甜糯、明清的纸鸢竹木香。

\"清明露需分阴阳而用。\"西王母指着炉中分为上下两层的露液说道,\"上层清轻者,禀天阳之气,可入上焦,通鼻窍、明眼目、清脑神;下层重浊者,承地阴之气,可入下焦,通二便、涤脏腑、排浊毒。\"说话间,她以分液勺将清明露分成两份,上层盛入羊脂玉瓶,瓶身刻着\"清阳\"二字,瓶颈系着柳条编成的\"通窍结\";下层装入青铜鼎,鼎身铸着\"浊阴\"纹路,鼎足刻着\"五谷轮回\"图腾。东王公则取来九宫穴的戊土,这戊土采自长白山五方土汇聚之处,经三载日晒月蒸,已具灵性,他将其煅烧至赤红,投入青铜鼎中,只见鼎中浊液剧烈翻滚,戊土竟化作九条细小的\"土龙\",在液中游走,龙身鳞片清晰可见,正是\"土能制水,以浊引浊\"的医理具象。

山下的老猎户张老汉正坐在自家门槛上,望着远处的山林叹气。他年逾六旬,双眼昏花已久,看东西总是模模糊糊,如同隔着一层薄雾,连最熟悉的猎枪都险些握不稳。年轻时,他曾是长白山里的神射手,能在百步外射中松鼠的尾巴,可如今,连碗里的饭粒都看不清。忽闻门外传来鹤唳之声,抬头见一位童子踏雾而来,红袄上绣着清明柳图案,柳枝上的嫩芽竟随着童子的步伐生长、飘落,化作点点绿光。童子手中托着羊脂玉瓶,瓶口飘出的雾气中隐约可见\"明目\"二字,每字都由三只飞鸟组成,正是\"玄鸟至\"的清明物候象征。

\"老伯可是患了眼疾?\"童子开口道,声音如春日溪流般清越,带着新茶的清润,\"此乃清明露,借清明之气炼制,可还您清明视界。\"说罢,他轻拂衣袖,玉瓶自动倾斜,一滴清明露如流星般坠入张老汉右眼。张老汉只觉双眼一凉,如清泉洗目,继而有温热之感从眼眶蔓延至太阳穴,仿佛有无数细小的手在按摩眼周穴位。他下意识地眨了眨眼,眼前的世界突然变得清晰无比:远处松针上的露珠折射着七彩光芒,连露珠里倒映的云朵纹理都纤毫毕现;山路上蚂蚁搬家的队列长达数丈,每只蚂蚁的触角摆动都清晰可辨;甚至能看见二十年前刻在猎枪柄上的\"清明\"二字,那是他初次狩猎满载而归时刻下的,如今字迹已被岁月磨平,却在清明露的作用下重新显现,宛如时光倒流。

\"妙哉!妙哉!\"张老汉颤抖着抓起猎枪,老泪纵横,\"仿佛回到了二十岁那年,目力如鹰隼!这清明露竟能逆时光而行,洗去眼中蒙尘!\"童子微笑不语,又将一滴清明露滴入张老汉左眼,刹那间,老汉看见远处山林中,人参苗的叶片正闪烁着微光,叶片上的清明泪如珠帘般垂落,每滴泪中都映着一个清明的故事。待他再抬头,童子已消失在清明的薄雾中,只留下羊脂玉瓶在门槛上泛着温润的光泽,瓶底刻着\"肝开窍于目,目得血而能视,血得气而能行\"的医理,字迹周围环绕着五行相生的图案:木(肝)生火(心)、火生土(脾)、土生金(肺)、金生水(肾)、水生木,循环不息。

与此同时,耳聋的樵夫李二正在山间砍柴,他握着斧头的手有些颤抖,只因听不清斧头劈中木材的声音,总是把握不好力度,轻则砍偏,重则震得虎口发麻。自去年冬日伤寒后,他的耳朵便如塞了团棉花,外界声音遥远而模糊,连自己的咳嗽声都像是从深潭底传来。忽然,他听见一阵若有似无的琴音,如春风拂过琴弦,清越悠扬,却又带着几分穿透力,直达耳底。循声望去,只见童子站在山岩上,脚下踩着由清明露凝成的莲花台,手中的清明露瓶正倾倒出丝丝缕缕的露液,露液在空中凝成音符,这些音符并非普通乐符,而是《灵枢·经脉》中的穴位名称:\"听宫、听会、耳门、完骨......\"

刹那间,李二只觉耳中一阵轰鸣,如春水融冰,又如战鼓擂动,堵塞已久的耳道竟通畅起来。他听见了山溪撞击石头的叮咚声,那声音清冽如佩玉相击;听见了山鸟的啼鸣声,黄鹂的清脆、画眉的婉转、布谷的悠扬,各有韵律;甚至听见了远处村落中孩童的嬉闹声,\"清明放风筝喽!\"的呼喊清晰可辨,带着春日的欢快。\"我听见了!我听见了!\"李二兴奋地扔下斧头,对着山谷大喊,声音中充满了重获听觉的喜悦,惊起的山雀扑棱棱飞过,翅膀上的羽毛竟泛着清明露的光泽。

童子此时正在清明河畔洗濯叶片,他用柳枝蘸着溪水,在鹅卵石上写下《汤液经法》的片段:\"肝苦急,急食甘以缓之,人参之甘,缓肝之急也。\"字迹未干,便有只受伤的麂子踉跄而来,前腿被兽夹划伤,伤口深可见骨,鲜血如注,染红了周围的茅草,空气中弥漫着铁锈味与恐惧的气息。麂子眼中满是惊恐与痛苦,见了童子,竟双膝跪地,发出哀鸣,如同在求助。

童子见状,立刻摘下一片侧生叶,这片叶子因沾染了清明露,叶脉间泛着淡淡的金色光芒,叶面上还凝着三滴未蒸发的清明泪。他将叶片放入口中,以舌尖的\"金津玉液\"催化,叶片竟化作琼浆,他将琼浆吐在掌心,加入一滴清明露的上层清液,双手合十,默念《大医精诚》片段,再张开时,掌心已凝成一团温润的药膏,色如淡金,散发着人参的甜暖与清明露的清新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大谋谋天下

天民思想

高武:一元秒杀,超脱成神

清川沐风

你回农村种地,怎么成大明星了?

乡下大雨

入宫后,若曦被康熙独宠后宫

小陈西红柿

说好的小鲜肉,你鬼屋吹唢呐?

下雨天正好

葬剑棺

君十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