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李涌辉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【章回二·惊蛰春分·肝郁脾虚】,医道蒙尘,小中医道心未泯,作者李涌辉,海棠小说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《云台仙露记·卷四·春木发陈》

第一节·木郁土虚

惊蛰时节,云台峰的桃花未开先萎,花苞上凝着褐色斑点,如肝郁气滞的瘀象。清露踏过「肝郁径」,见道旁的蒲公英茎秆扭曲如怒张的肝脉,叶片边缘焦枯如脾虚的口唇,随手摘下一片,竟流出乳白色汁液,此乃「木郁化火,耗伤脾津」。山脚下的村落里,百姓面色青黄如柠檬,脘腹胀满如鼓,食后尤甚,嗳气频繁如叹息,此乃「肝郁脾虚,肝脾不和」,对应《难经·七十七难》「见肝之病,则知肝当传之与脾,故先实其脾气」。

清露登上「观郁台」,见东方岁星(木星)周围环绕着青色云气,如怒龙盘桓,而中央镇星(土星)光芒微弱如烛,形成「木盛土衰」的凶象。她取出「郁气镜」,镜中映出自身「期门穴」(肝经募穴)青筋暴起,而「脾俞穴」凹陷如坑,正如《金匮要略》「脾色必黄,瘀热以行」。忽然,镜中浮现《灵枢·胀论》文字:「肝胀者,胁下满而痛引小腹;脾胀者,善哕,四肢烦悗」,与百姓的胁痛、肢困之象吻合。

行至「郁渊谷」,清露见谷中溪流浑浊如泥浆,溪边的柳树遍生虫瘿,状如人体瘰疬,树皮上的纹路呈「郁」字形。谷中的黄牛集体少食懒动,反刍迟缓,牛眼泛青,此乃「肝郁乘脾,土虚木贼」。更奇的是,牛蹄踏过之处,泥土龟裂如脾虚的口唇,此乃「土虚不能载木」的微观示象。

清露取出「五运六气盘」,见「厥阴风木」之气如巨蟒缠树,「太阴湿土」区域萎缩成一线,盘底「木郁土壅,升降失常」的铭文渗出青黄浆液。她深知,今岁「木克土太过」,必致「土虚木贼,清阳不升」,需以「疏肝健脾,理气和中」之法破局,否则待春分「阴阳相半」,必有「飧泄」「梅核气」之变。

第二节·青丘采和

清露决定采「三和解药」:柴胡(疏肝解郁)、白术(健脾燥湿)、茯苓(渗湿健脾)。寅时三刻,她至「青丘」采柴胡,丘上的柴胡丛生如羽,叶背有白色斑点如肝络,根须色黄如脾土,此乃「木土协和」的灵兆。采时需念《柴胡咒》:「柴胡生青丘,疏肝如解牛,脾土得木疏,清阳自升浮」,每念一遍,柴胡茎秆便轻轻颤动,如肝气舒展。

又至「白术坡」采白术,其根如人形,表皮粗糙如脾土,断面有朱砂点如脾气,《本经》载「主风寒湿痹,死肌,痉,疸,止汗,除热,消食」。清露以「戊土铲」挖掘,见白术周围有蚯蚓结队如「己」字,此乃「土气得养」的天示。

最后取「云茯苓」,此茯苓生于松根,状如云团,色白入肺,淡渗利湿,正是「培土生金,金能制木」的灵物。清露以「庚金钩」钩取,茯苓表面竟有天然「和」字纹路,与远处的牛鸣相和,此乃「肝脾调和」的吉兆。

采柴胡时,清露见一只青牛踏雾而来,牛背驮着「土德碑」,碑上刻着「木疏土旺」四字,此乃「瑞兽示土」。她随青牛至「肝郁洞」,洞内生长着「土木柴胡」,根须一半青一半黄,此乃「木土同根」的灵物,清露采撷数株,纳入「和肝囊」中。

第三节·合煎和剂

制「逍遥散」需用「天地人」三源水:天露(惊蛰晨露)、地浆(青丘泉水)、人津(静修女晨津)。清露在「土木灶」前摆设三鼎:上鼎蒸天露与柴胡,中鼎煎地浆与白术,下鼎煨人津与茯苓。上鼎以榆木火(属土,木克土)加热,中鼎用柳木火(属木,水生木),下鼎燃桑木火(属火,木生火),三火合炼,仿「木生火、火生土、土克木」之序,暗合「肝脾调和」的医理。

先将柴胡切段,投入上鼎,蒸腾的雾气中浮现「郁」字;再将白术切片,倒入中鼎,药汁沸腾时如牛喘,此乃「健脾除湿」的意象;最后将茯苓研末,下入下鼎,淡渗之气与辛散之味在蒸汽中相遇,形成「木土相和」的雾环。清露以「阴阳杵」搅动三鼎药液,每杵必过中鼎,使「土气」制木,此乃「以土壅木」的治法核心。

至巳时(脾经旺时),清露取三鼎药液混合,投入「炙甘草」(补脾和中)一钱,药液顿时分为三层:上层木气如翠(肝),中层土气如黄(脾),下层水气如润(肾)。她以「巳时针」(巳时锻造的银针,属土)搅拌,三层渐合为明黄色液体,表面浮着十二颗「郁晶」(肝郁凝结之物),此乃「肝郁现形」。

忽然,青牛再次出现,口吐「宫」音(属土),震得药鼎共鸣,「郁晶」纷纷破裂,化作黄雾散去。清露知是「土气得旺」,遂撤火起鼎,药液竟自动分成十二份,对应十二经脉,每份药液中都有一根柴胡竖立如桨,正是「桨划木舟,土水相和」的意象。

第四节·疏肝健脾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大谋谋天下

天民思想

高武:一元秒杀,超脱成神

清川沐风

你回农村种地,怎么成大明星了?

乡下大雨

入宫后,若曦被康熙独宠后宫

小陈西红柿

说好的小鲜肉,你鬼屋吹唢呐?

下雨天正好

葬剑棺

君十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