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3章 技术难题的重要突破
太难得了的炎哥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213章 技术难题的重要突破,被打脸后,我靠歌词系统征服全球,太难得了的炎哥,海棠小说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那牛皮纸一展开,泛黄的纸页上满满当当都是用红笔写的批注。
胡逸的手指停在了“急三拍接慢四眼,以喉舌为桥”这一句上,这时候,口袋里的系统提示卡突然就发烫了。
他一下子抬起头来,只见李博士镜片后面的眼睛亮晶晶的。李博士说:“小胡啊,这个技术的难点就在这个‘桥’上。你得找到一个能同时把这两种节奏卡住的支点才行。”
当天晚上,创作室的灯一直亮到了凌晨三点。
胡逸把自己关在隔音棚里,耳机里一会儿放着《小宴》的清唱,一会儿又放着电子乐的鼓点,手里的节拍器被他按得咔咔直响。也不知道啥时候,系统提示卡上的裂痕全都没了。就见那一片金光里,飘着一行字:“拿昆曲里的‘擞音’当锚点,把电子鼓点往后挪0.125秒。”
他一下子就把耳机拽下来了,那嗓门大得,小周差点没把咖啡弄洒,大喊着:“快把人工智能的节奏算法弄过来!就照着擞音的尾音峰值当成触发的点!”
钱博士手指头在键盘上噼里啪啦地一通敲,屏幕上的声波图像就跟两条缠一块儿的龙似的,最后在一个地方交叠出那种特别圆润的弧线。
试听的时候呢,琵琶声带着电子混响就传过来了。“携手向花间”的“间”字,那余音可不再是0.3秒了,变成了1.2秒呢,就好像一滴雨掉进了水潭里,那涟漪一圈一圈地往外荡。
“成了!”小周一下子就蹦起来了,把椅子都给撞翻了。钱博士推眼镜的手直哆嗦,“胡总啊,这个版本的气口衔接度可比之前高了47%呢!”
第二天李博士过来的时候,穿得那叫一个板正,西装革履的,一点都不像平常那个老是沾着粉笔灰的教授。
他站在监听台前,把整个片段听完了,突然就掏出手机开始录视频,还说:“我得发给我那个在柏林学电子乐的学生,让他看看啥才是真正的融合。”
胡逸靠在设备架上,看着李博士兴奋的背影,这紧绷了一个礼拜的肩膀总算是松快下来了。
可就在他打算去拿新调好的均衡器的时候,实验室外面传来模模糊糊的说话声。“……市场接受度咋样呢?”李博士把声音压得特别低,“我就想说啊,现在的年轻人,听那些直白的副歌都听习惯了,这种弯弯绕绕、有余韵的东西……”
胡逸走到门口,脚步一下子就停住了。
空调风从头顶呼呼地吹下来,吹得桌上那本《跨风格节奏融合研究》哗啦哗啦地翻页,巧了,刚好就停在“技术突破容易,市场认同困难”那一章。
他眼睛盯着李博士的后背,李博士正拿着手机,指着里面的视频跟助理在那说话呢。实验室的白光照在他的镜片上,反射出一片光,根本看不清他啥表情。
突然,口袋里的系统提示卡轻轻地振动了一下。这次冒出来的金光里,飘着两个字:“局,变。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