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风随竹影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四部分第93回 料敌情一番议论 剿贼寨五路进兵,古典白话合集,清风随竹影,海棠小说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王守仁亲自统帅大军出征,任命徐鸣皋为先锋,一枝梅担任行军运粮使,狄洪道、徐庆分别为中军左右翼,周湘帆、包行恭、徐寿、杨小舫、罗季芳、王能、李武为行军指挥,率领十万精兵,携带不计其数的粮草,浩浩荡荡地向江西进发。朱宁、张锐得知消息后,秘密派心腹前往南昌,告知宁王宸濠,让他暂缓起兵,先观望南、赣、汀、漳各路的战况。如果这些地方的贼寇取胜,宸濠便可趁机行动,不费一兵一卒获取利益;要是贼寇失利,再另作打算。宸濠得到消息后,便按兵不动,静观局势变化。
再说南安、横水、桶冈等地的贼首谢志山,以及漳州、浰头等地的贼首池大鬓,他们在江西、福建、广西、湖广交界的广袤山区,占据着方圆千余里的地盘,设立了五六十处贼巢。每个贼巢都有上千人,最少的也有七八百,这些贼巢相互呼应,形成了庞大的势力网络。其中,大庚岭是池大鬓的老巢。池大鬓是广西人,三十多岁,生得豹头环眼,双臂力大无穷,惯用一柄三股点钢叉,勇猛过人,手下有二十四个大头目和七十二个小头目,个个剽悍骁勇,分散驻扎在浰头的各个寨子。而南安、横水则是谢志山的老巢,他是湖广黄皮县人,二十出头,长相凶狠,为人奸险,擅长使用一柄虎头大砍刀,同样有万夫不当之勇。他的手下也有上百个大头目,分别驻守在桶冈的各个寨子,这些贼寇都与宸濠暗中勾结。
王守仁带兵前来围剿的消息,很快就被宸濠得知。宸濠立刻派人前往南安、横水寨,通知谢志山做好准备。谢志山接到消息后,却没有告知池大鬓,只是命令自己的寨子加强防备。或许是这些贼寇作恶多端,恶贯满盈,注定要败在王守仁、徐鸣皋等人手中。谢志山以为王守仁会先攻打南安,便只顾着自己这边的防御。可他万万没想到,王守仁并没有按常理出牌,而是率领轻骑抄小路直奔大庚,准备先攻打池大鬓。大庚距离京城较远,消息传递不便,池大鬓甚至都不知道王守仁奉命前来征讨的事情。再加上谢志山没有通风报信,池大鬓对即将到来的危险一无所知。而且他平日里仗着地势险要,认为官兵来了也占不到便宜,这才给了王守仁可乘之机,最终被徐鸣皋等人趁夜偷袭,贼寨付之一炬。
当大军行进到离湖广不远的地方,王守仁安营扎寨后,召集众将商议:“大庚路途遥远,消息闭塞;南安离这里近,消息灵通,而且听说宸濠暗中勾结各路贼寇作为外援。我们这次出征,宸濠肯定已经知道了,那南安的贼首谢志山也多半会得到消息。一旦谢志山有了防备,死守横水,再加上南赣地势险要,易守难攻,要是战事拖延下去,不仅浪费粮饷,还可能劳而无功。我打算先攻打大庚,虽然那里地势也很险要,但胜在消息传递慢。如果我们派轻骑抄小路,十天之内就能抵达。就算他们得到消息,我们大军已到,仓促之间也难以应对。出其不意,攻其不备,这样能事半功倍。各位将军觉得如何?如果可行,我立刻分兵,大家各攻各寨,让贼寇首尾不能相顾。如此一来,不出两个月,大庚的贼寨就能基本剿灭,之后再进攻横水,就容易多了。”
徐鸣皋等人听后,对王守仁的谋略佩服不已,纷纷说道:“元帅高瞻远瞩,对敌军的情况了如指掌,真是‘运筹帷幄,决胜千里’!我们一定听从指挥,希望能早日平定贼寇。元帅尽管吩咐,我们必定星夜兼程,完成任务!”
王守仁听了十分高兴,当即开始调兵遣将:“徐鸣皋、杨小舫两位将军,各带三千轻骑,连夜抄小路潜入浰头,进攻贼寨。听说浰头地势险要,必须悄悄接近才能成功。而且那里四面环山,树木茂密,没有熟悉路径的人带路可不行。你们到了之后,赶紧找几个当地土人,让他们领路。军中多准备些硫磺、硝石等引火之物,最好让士兵们乔装成土人,暗藏兵器和火种进山。能直接用兵器攻破贼寨最好,不行就放火烧山,先把树木烧光,贼寨就好打了。”徐鸣皋、杨小舫领命而去。
接着,王守仁又对一枝梅、王能说:“你二人也各带三千轻骑,星夜赶往漳州。漳州地处浙江、江西、湖广交界,四通八达,贼寇流动性强,很难捉摸。你们要先在各路交界处设下伏兵,切断贼寇逃窜的路线,然后再合兵进攻。遇到山林茂密的地方,同样要多带火种,先烧林子,让贼寇无处藏身,我们就能顺利进军了。”一枝梅、王能领命。
随后,他命令狄洪道、周湘帆:“你俩各带三千轻骑,连夜前往大帽山。大帽山高耸入云,四面都是悬崖峭壁,得攀藤附葛才能上山。山上树木多,还是要多带火种,一上山就放火,让贼寇自乱阵脚。到了之后,再探查山后有没有通往贼寨的路,能前后夹击最好。不过具体情况还得随机应变。”狄洪道、周湘帆领命。
最后,他对包行恭、徐寿说:“你二人各带三千轻骑,前往华林。华林地势险恶,不仅树木丛生,还有不少猛兽。你们去了之后,先放火烧林,把猛兽驱走,再攻打贼寨,不然被猛兽干扰,很难成功,一定要谨慎行事!”包行恭、徐寿领命。
安排完这些,王守仁又说:“我和徐庆、罗季芳、李武三位将军,率领大军,抄小路潜入大庚,直捣池大鬓的巢穴。破寨之后,就在那里等候。不管哪路先取胜,都立刻来汇合。”众将都想立下头功,纷纷领命,斗志昂扬地出发了,王守仁也随即下令大军开拔。
话说徐鸣皋、杨小舫带着三千轻骑,日夜兼程,不到五天就抵达浰头附近,悄悄安营扎寨。两人换上便服,先去探查贼情,了解浰头寨的地形和路径。经过一天的侦查,他们对大致情况有了了解。第二天,他们找来几个当地村民,在大帐中问道:“你们是本地人吗?”村民们回答:“我们都是本地的农夫。”徐鸣皋又问:“听说这里有个浰头寨,寨里的强盗很厉害,不知道有多少人,到底有多厉害?”
一个村民面露惧色:“您不问还好,问起来真是吓人。寨里有五个大头目,十二个小头目,两千多个喽啰。那五个大头目,不知道叫什么,只知道第一个叫守山虎,第二个叫出山虎,第三个叫镇山虎,第四个叫卧山虎,第五个叫飞山虎,个个都凶猛得很。尤其是出山虎和飞山虎,更是难对付。他们在这三四十里内,不抢我们的财物,可有一样——要是有长得好看的……总之我们深受其害。官兵来剿过好几次,可这地方四面环山,不熟悉路根本进不去,都被他们打退了,实在太难剿灭。”
徐鸣皋接着问:“照你们这么说,这浰头寨的五虎贼确实厉害,那你们想不想让官兵来除掉他们?”村民们连忙说:“当然想,求之不得啊!”徐鸣皋说:“我们就是奉了圣旨,带兵来剿灭他们的。可听你们说山路难行,不认识路就会吃败仗,所以官兵才一直没能成功。你们有人认识上山的路吗?”村民们摇头:“我们都没去过,不知道路。不过我们庄上有个人,去过好几次,把他找来问问就清楚了。”这个关键人物究竟是谁?且听下回分解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